藕花池畔音书绝。
二十馀年如电掣。
当时总是有情痴,此日竟成无泪别。
人间无计相抛撇。
唯有春花秋夜月。
花原长好月长圆,春去秋来情不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玉楼春》中的一句,原诗全文如下:

藕花池畔音书绝。
二十馀年如电掣。
当时总是有情痴,此日竟成无泪别。
人间无计相抛撇。
唯有春花秋夜月。
花原长好月长圆,春去秋来情不竭。

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和赏析:

诗句解释:

  1. 藕花池畔音书绝。
  • “藕花”指的是荷花,荷花池边,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居住的地方或者是他经常游赏的地方。
  • “音书”指书信。因为音信断绝,意味着很长时间没有收到家人或朋友的消息。
  • “绝”表示完全消失或断绝。
  1. 二十馀年如电掣。
  • 这里用“电掣”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快速而突然,就像闪电一样一闪而过。
  • 二十馀年可能指的是作者与家人或朋友分别的时间长度。
  1. 当时总是有情痴,此日竟成无泪别。
  • “有情痴”指的是曾经有过深厚感情的痴狂。
  • “此日”指的是现在。
  • “无泪别”表示虽然离别但心中没有泪水,可能是因为已经接受了这种离别的现实。
  1. 人间无计相抛撇。
  • “抛撇”意思是丢弃、抛弃。
  • 这句话表达了即使有各种方式想要摆脱,但最终还是难以割舍的无奈之情。
  1. 唯有春花秋夜月。
  • “春花”和“秋夜”分别代表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景色。
  • “月”通常在诗歌中象征着思念和寂寞。
  • 这句诗表达了即使在分离后,作者仍然无法忘记过去的美好时光,只能在四季变换的夜晚,通过欣赏自然美景来缅怀过去。
  1. 花原长好月长圆,春去秋来情不竭。
  • “花原长好”指的是自然界中花的生长周期是固定的,无论春夏秋冬,花都按时开放。
  • “月长圆”同样指出月亮的形状是固定的,始终圆满。
  • “情不竭”表示感情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即使经历了分离和变化,情感仍然持续存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人生苦短、岁月无情的主题,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把握每一个瞬间。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经典的文学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