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暖名园斗绮罗,偶来燕赵为闻歌。
溶溶流水情无尽,片片飞花意若何?
精卫应愁东海阔,杜鹃仍伴一春过。
中年哀乐俱难遣,未怪人间鬓易皤。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考核内容宽泛,包括形象、语言、技巧等各个方面,重点考核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赏析诗句可以从手法、主题、情感、结构、语言五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从手法上来看,这首诗采用了拟人、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的感慨之情。“精卫应愁东海阔,杜鹃仍伴一春过。”这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精卫鸟与杜鹃鸟,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的感慨之情;接着分析主题。“中年哀乐俱难遣,未怪人间鬓易皤。”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中年时遭遇的哀乐之苦,以及这种痛苦难以排遣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短的认识;最后分析结构。全诗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对比描写出诗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生活状态,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的感慨之情。
【答案】
译文:
风暖名园斗绮罗,偶然来到燕赵地为听歌声。
清澈的流水情意无穷尽,片片飞舞的花瓣寄托着什么?
精卫鸟该发愁东海的水太广阔,杜宇声依旧陪伴春天走过。
人到中年忧愁欢乐都难以驱除,不奇怪人世间头发容易变白。
赏析:
首句写春风温暖,名园里五彩缤纷的绮罗在阳光下竞相炫耀,诗人偶来此地听到美妙的歌声,不禁为之陶醉。二句写诗人来到燕赵之地,是为了领略当地的音乐之美。三、四句写这里的流水清澈见底,流淌不息,似乎要流向遥远的天际。诗人站在岸边远望,只见一片片飘落的花瓣,它们纷纷扬扬,像无数只蝴蝶在空中起舞。这里,诗人将飘飞的花瓣比作“飞花”,既富有诗意,又富有动感;而将它们比作“蝴蝶”则更具有画面感。诗人用“溶溶”形容流水的清澈透明,“意若何”是说这些流水究竟有什么意义。诗人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色,不禁陷入遐想:这些流水究竟要流向哪里呢?诗人的思绪被流水带走了,而他自己却还站在原地,久久不能自拔。五、六句写诗人想到精卫鸟和杜鹃鸟的传说故事。精卫鸟是炎帝的小女儿,她死后化作一只小鸟,经常衔西山上的石头和树枝投向东海,想把大海填平。每当狂风暴雨袭来时,它总是站在海边不停地鸣叫着“精卫!精卫!”。杜鹃又叫杜宇,是蜀国的国王,他死后化作一只杜鹃鸟,每到春天就会发出凄惨的哀鸣:“不如归去!”其实,杜鹃只是不会说话罢了。这两种鸟类都与大海有关,诗人由此想到自己虽然身处燕赵之地,但内心却像那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辽阔。七、八句写诗人想到自己的身世。“中年”指四十岁,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也是人生的一个低谷期。诗人在中年时期经历了许多喜怒哀乐,如今都已过去,但他依然无法摆脱内心的苦闷,只能感叹岁月如箭,转眼之间就到了暮年。
九、十句写诗人想到自己头发稀疏的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鬓发逐渐变白,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诗人此时仍然感到惊讶,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头发已经变得稀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