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东西足苦吟,楼高天远望沉沉。
独怜乌鹊群飞意,谁挽江河日下心。
孤愤终朝成抵几,故情从古惜亡簪。
穷途穷律犹非是,对酒当歌已不禁。

诗句解析:

  1. “南北东西足苦吟” - 描述诗人在广阔的空间中反复思索,表达了一种对生活困境的深刻感受。
  2. “楼高天远望沉沉” - 表现了诗人孤独、迷茫的情绪,以及高处望远带来的沉重感。
  3. “独怜乌鹊群飞意” - 通过乌鹊群飞的景象来隐喻自己的孤独与无助,同时也反映了对和谐共处的向往。
  4. “谁挽江河日下心” - 暗喻自己面对社会或政治的动荡不安,感到无力回天。
  5. “孤愤终朝成抵几” - 表达了长时间的内心斗争和无奈,用“抵几”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持续不断的挣扎。
  6. “故情从古惜亡簪” - 指古代文人因失落而哀伤,诗人则更加珍视自己的文才和情感,即使失去也视为珍宝。
  7. “穷途穷律犹非是” - 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中的艰难和困苦的理解,认为即使身处绝境,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8. “对酒当歌已不禁” - 通过饮酒作乐的行为,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的解脱和自我安慰。

译文与注释:

孤愤

在南北东西的广阔空间里我不停地苦思,
高楼之上视野开阔但心头沉甸甸。
独自怜悯着那群鸟儿自由飞翔,
是谁还能挽住那江河日复一日的流淌?
孤独的愤懑终将一天天累积到书桌边,
故旧的情感也总是让人怀念那些曾经丢失的簪。
在这无尽的路途中尽管步履艰难,我依然坚持前行,
面对美酒我情不自禁地唱起欢乐的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不同环境下的内心体验和思考。首句“南北东西足苦吟”描绘了诗人在地理环境中不断思考的情景,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焦虑。接着,“楼高天远望沉沉”展示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时那种深沉和忧郁的心情。此外,“独怜乌鹊群飞意”借用自然景象比喻自身的孤独感,同时表达了对和平共处的追求。

诗中多次提及“孤愤”一词,这不仅是对个人遭遇和心境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例如,“谁挽江河日下心”和“孤愤终朝成抵几”都反映了作者对于时代变革和个人命运的无力感。而“故情从古惜亡簪”则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对自己才华的自豪。

最后一句“对酒当歌已不禁”,透露出诗人在困境中找到了暂时的慰藉和解脱,通过饮酒作乐来释放压力,寻找心灵的平衡。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