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梦腾腾有此身,朝糜一呷便忘贫。
春风澹宕能容我,夜雨萧疏更忆人。
花事几编棠社草,马鞭十里柳堤尘。
如今双鬓犹堪在,攀竹烹茶一怆神。
【注释】
- 春雨感旧:春天的雨水,引起对过去的事情的怀念。
- 我:指作者自己。
- 澹宕:淡而宽舒的样子。
- 棠社草:唐宋时期,在长安城南有海棠花,人们常在那里聚会,吟诗作对,因此称为“棠社”。后用以借指朋友间相会。
- 柳堤:即灞岸。灞桥在陕西长安东面,是送别之地。
- 双鬓:两鬓头发变白了。
- 攀竹烹茶:形容在山林中隐居生活时的生活。
8.怆神:感到悲伤。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对兄弟和伯姊思念之情的诗。首联写诗人酒醉梦酣,忘了自己的贫穷;颔联写春风能容纳他,夜雨更使他思念亲人;颈联写诗人与兄弟伯姊在棠社相聚的情景,以及他们骑马游赏长安南郊的情景;尾联写如今虽已年老,但还能攀竹烹茶,一解相思之苦。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表现了一种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首句“醉梦腾腾有此身”,是说诗人醉酒梦酣,仿佛飘飘然不知身处何方。“腾腾”本意是热气上升,此处用来形容人沉醉于美酒之中,神思恍惚。这句诗写出了诗人饮酒后的神态,为下面的句子作了铺垫。
接着两句“朝糜一呷便忘贫”是说早晨喝了一点酒便忘记了贫穷。“朝糜”是指早上吃的稀饭。这句诗表现出诗人酒后豪放、豁达的性格。
第三句“春风澹宕能容我”是说春风宽广舒展,能够包容我。这里的“澹宕”是指春风的宽广舒展。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春天的赞美。
第四句“夜雨萧疏更忆人”是说夜晚的细雨淅沥稀疏,让我更加怀念亲人。“萧疏”是指雨声细微。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夜晚雨天的感触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五句“花事几编棠社草”是说春天的花事已经过了,但是还记得当年与兄弟伯姊在棠社相聚的情景。这里的“棠社”是指唐代长安城南的海棠花树,常常成为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友情的珍视。
第六句“马鞭十里柳堤尘”是说骑马出游的时候,马蹄扬起的尘土有十里长。这里的“柳堤”是指长安南郊的柳树成荫的道路。这句诗描述了诗人与兄弟伯姊一起游玩的情景,也反映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第七句“如今双鬓犹堪在”是说如今虽然双鬓已经变白,但我依然还能够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这里的“双鬓”是指两鬓的头发变白了,表示年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龄增长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最后一句“攀竹烹茶一怆神”是说我在山林中攀着竹子品尝煮茶的味道时,会感到一种悲伤的情绪。这里的“竹”是指山林中的竹子,代表着自然和宁静的生活;“烹茶”则是一种清雅的生活情趣。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失去亲人的哀伤。
整首诗以诗人对兄弟伯姊的思念为主题,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和与兄弟们一起游玩的场景,表现了诗人豁达开朗、乐观向上的个性。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