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谦
【注释】 长命草:一种植物,据说人吃了它,可以活到百岁。茂陵:汉宣帝刘洵陵墓所在地。薄幸:薄情、薄幸,多指男子喜新厌旧。娇宠:受宠爱。年老:年纪大。 【赏析】 《长命草二首》是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作品组诗。此诗为其中第二首。全诗以咏叹美人对长命草的喜爱之情来抒发她对负心丈夫的怨恨。 第一首写少女们踏青时的情景。“上郭下郭”句点出踏青的时间和地点。“鬓后横挑金郁钗”,描写妇女发髻插着金钗
诗句 1. 忽有故乡客,长跪授素书。 2. 云自故乡来,意气若踌蹰。 3. 颜面带风霜,坐立转籧篨。 4. 再拜问乡人,故乡今何如。 5. 请言亲戚故,田里几莱污。 6. 丘垄何人守,族属宁有无。 7. 桴歌今鸣否,征求苛与纾。 8. 乡人发长叹,置茶坐之隅。 9. 再拜复主人,故乡不可居。 10. 坟陇既芜没,宁复识廛区。 11. 邻巷鲜故人,族里半丘墟。 12. 昔时游广寮,今为官路衢。
逍遥岩 连绵的山峰上堆积着千年的铁,芳草覆盖着层叠的山峰。 岩洞深入幽深之处,阶梯攀援而上直达天边。 旋风席卷林中空气,石壁上暗烟缭绕。 站在崖顶远眺长江,青山翠绿苍茫一片。 伊人与我分别已久,千载之后留下足迹。 山间四壁空旷而居,或坐或立摆放几案。 谁没有筹划建造房屋,但终归难逃风雨侵袭。 人事岂能满足,何必强求天地。 何不在此卜个吉日,养此仙鹤龟来相伴。 暂且漫游于此山水之间
【注释】河源:指甘肃省。二首:两首诗。河阳花:即牡丹花,唐时以洛阳为“东都”而称牡丹为“河阳紫”,又称河阳花。青青河畔草:指长命草。 【赏析】这两首诗写河源二月的景色。前一首写河源春色好,长命草茂盛,而美人不喜欢河阳的花,只喜欢青青的河边草。后首首写长命草在风霜摇落时,还和煦地生长,转荣还早,其珠露缀湘裙,折来轻向蛾眉扫,是说长命草的叶子像珍珠一样晶莹,它把春天装点得如诗如画,美丽动人
闻擒剧盗曾一本登五层楼眺望少年作赋记登台,今日重登又快哉。 注释:年轻时就创作了《登楼赋》,登上高楼后,今天再次登高,心情愉悦。 五穗仙人云缥缈,万家城郭鸟飞回。 越王故垒麒麟卧,贾客危樯玳瑁来。 注释:五穗仙人在云端缥缈不定,万家城中的鸟儿飞翔归来。越王曾经的堡垒上,一头麒麟静静地躺着,商贩们驾着危樯的船来到岸边。 海上捷书连日报,烟销一望见蓬莱。 注释:从海上传来捷报连连
河源二月春色好,绿卉红英花满道。美人不爱河阳花,只爱青青河畔草。 为言风霜摇落时,和羲律转荣还早。盈盈珠露缀湘裙,折来轻向蛾眉扫。 君不见萋菲成锦易弃掷,玉帐佳人坐中老。瑶琪贝叶谩栖尘,灵根翠㔩聊相保
连峰积古铁,芳草戴层巅。 岩洞入窈窕,阶磴上寅缘。 回飙荡林气,石窦分暗烟。 绝顶见长江,山翠苍苍然。 伊人去我久,千载有遗筌。 廓若四壁居,或坐列几筵。 谁无堂宇谋,终愁风雨穿。 人事岂不足,所胜曷以天。 何当卜于兹,养此龟鹤年。 聊为汗漫游,托之逍遥篇
忽有故乡客,长跪授素书。 云自故乡来,意气若踌蹰。 颜面带风霜,坐立转籧篨。 再拜问乡人,故乡今何如。 请言亲戚故,田里几莱污。 丘垄何人守,族属宁有无。 桴歌今鸣否,徵求苛与纾。 乡人发长叹,置茶坐之隅。 再拜复主人,故乡不可居。 坟陇既芜没,宁复识廛区。 邻巷鲜故人,族里半丘墟。 昔时游广寮,今为官路衢。 御史按行部,停午无藜蔬。 羽檄流星至,阖城点兵夫。 楼堞排门守,跬步焉敢逾。
少年作赋记登台,今日重登又快哉。 五穗仙人云缥缈,万家城郭鸟飞回。 越王故垒麒麟卧,贾客危樯玳瑁来。 海上捷书连日报,烟销一望见蓬莱
明代诗人陈元谦,是惠来人。他在明朝世宗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贡生,并且曾经担任萍乡知县的重要官职。 陈元谦的诗歌作品《与客问答即事》体现了其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以及在官场上的感慨和无奈。诗中通过描述一个从远方归来的故乡客人与当地居民的对话,展现了故乡的现状和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变迁的忧虑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首诗歌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情感经历,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