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理解作者思想情感和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分析每一句的关键词,注意关键字词的意象,最后将关键字词与诗句内容结合起来理解诗句的含义。 首联“碧洞瑶坛凌紫清,真文缥缈斗边明”意思是说:碧玉般的洞府,琼瑶一样的坛台,凌驾在清幽的天上。真文飘渺地映照在北斗星旁边,显得格外明亮。这两句是描写仙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即可得出答案。 第一句:浮邱八景紫烟楼。浮邱八景是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这里用“浮邱”代指仙人居住之所,意即仙人居住之处,有仙气环绕。 第二句:罗浮门户辟朱明,紫气灵风散化城。罗浮山,又名增江山、婆罗山,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境内,距广州市区约90公里;紫气和灵风分别指仙人的仙气和灵气
【注释】万丈:指山峰极高,极顶与天相接。文峰插海隅:指文笔峰耸立在海隅。苍茫:指山势雄浑,景色壮美。五色:指山峰的五座主峰。绚:形容色彩鲜艳灿烂。蓬壶:古代神话中仙人所居之处,这里借指仙客。怪来:忽然之间。挥神笔:用神奇的笔挥写。幻作:化作。南天砥柱:比喻文笔峰如同屹立在南方天空中的一块巨岩。孤:孤立。 【赏析】此诗描写了文笔峰雄伟壮丽的景象。首句“万丈文峰插海隅”
这首诗是赞美光孝寺宝公殿的重修完成的。下面是逐句解释及注释: 1. 光孝寺重修宝公殿成 - 这句直接表达了诗的主题,即光孝寺的宝公殿经过重新修缮后完成。 2. 宝殿秋高绀殿成 - “宝殿”指光孝寺的宝公殿。“绀殿成”意味着这座宝公殿在秋天建成。 3. 忽传三秀向秋荣 - “三秀”通常指的是三种珍贵的花朵或植物,可能是玉兰、桂花或牡丹。这里用“向秋荣”形容这些花盛开的景象
相见能几时,相思复万里。 愿作南浦云,随君度江水。 注释: 1. 相见:指与亲人朋友的相聚。 2. 能几时:多久的时间。这里表达相聚时光短暂之意。 3. 相思:形容深深的思念。 4. 复万里:再次是遥远的意思。 5. 南浦云:南方的云端,常用来比喻远方或难以触及的人或事。 6. 渡江水:渡过长江。此处暗示希望与对方一起度过难关、共度时光。 赏析: 本诗出自梁柱臣的《别诗(其四)》
【注释】 1. 浮邱八景:指浮丘山的八个美景。 2. 紫烟楼: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为李白、杜甫诗中提到的地方。 3. 有客何来自上方:指李白。 4. 曾留双舄此徜徉:指李白曾在此地游玩。 5. 仙踪去住元无定:指李白的踪迹无常。 6. 时见飞凫入帝乡:指时而能看到飞翔的神马飞过天空。 7. 帝乡:指天帝所居之处。 8. 此游:指这次的游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记叙诗人与友人相聚浮丘山游玩的诗
注释:紫烟楼在浮邱山,王子吹笙时学凤凰的鸣叫;缑山仙侣们坐在楼上迎接他。自从王子登上嵩高山后,他的音律长留山林之中,使那里的树林充满了和谐之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王子登嵩山后的所见所闻,赞美了王子的才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浮邱八景紫烟楼 浮丘山上有八景,最有名的是紫烟楼。 词臣高唱柏梁台,为采风谣海上来。 词人高奏柏梁调,从海上采风而来。 载酒名山开雅社,赋成谁不羡仙才。 在名山载歌载酒,开宴雅会,谁不想成为仙人? 注释:浮丘山:山名,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北。传说帝尧时浮丘公在此得道升天,故又称浮丘山。浮丘山之巅建有八景之一的紫烟楼。八景,泛指山水风光等自然风景或名胜古迹。 词臣高唱柏梁台,为采风谣海上来。
别燕京作 烟郊立马独踌躇,去国身悲万里馀。 燕市春光何日醉,潞河杨柳病中舒。 高台寂寞曾招骏,沧海归来拟钓鱼。 谁向周南叹留滞,风尘一望正愁予。 注释: 1. 烟郊:指烟雾迷蒙的郊外。 2. 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3. 去国:离开故土。 4. 燕市:指京城附近的市场。 5. 潞河杨柳:指潞河旁的杨柳树。 6. 高台:指高处的平台或楼观。 7. 周南:指《诗经》中的《周南》《召南》。这里泛指诗歌
【注释】: 浮邱八景:指浮山的八个风景名胜。紫烟楼:在浮山南麓,相传为汉时仙人王远之所建。仙客:指仙人。蓬莱:传说中的神山名。侍直还:即“侍直”归来。休沐:指官吏休息沐浴的日子。休沐日可以不办公事。仙山:指浮山上的仙人居住的地方。 聊堪:勉强可以。吏隐人间世:指以当官的身分而隐居于人间。郊居未拟闲:即“郊居未拟闲”之倒装句,意为打算在郊外隐居,还未来得及呢。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