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郊立马独踌躇,去国身悲万里馀。
燕市春光何日醉,潞河杨柳病中舒。
高台寂寞曾招骏,沧海归来拟钓鱼。
谁向周南叹留滞,风尘一望正愁予。
别燕京作
烟郊立马独踌躇,去国身悲万里馀。
燕市春光何日醉,潞河杨柳病中舒。
高台寂寞曾招骏,沧海归来拟钓鱼。
谁向周南叹留滞,风尘一望正愁予。
注释:
- 烟郊:指烟雾迷蒙的郊外。
- 踌躇:犹豫不决的样子。
- 去国:离开故土。
- 燕市:指京城附近的市场。
- 潞河杨柳:指潞河旁的杨柳树。
- 高台:指高处的平台或楼观。
- 周南:指《诗经》中的《周南》《召南》。这里泛指诗歌、文章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离别燕京时所作的一首抒情诗。
首句“烟郊立马独踌躇”,描写了诗人在烟雾弥漫的郊外,独自站立,犹豫不决的情景。这里的“踌躇”一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不安。他既留恋着这片熟悉的土地,又不得不离开它,这种矛盾的情感使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第二句“去国身悲万里馀”,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离开故土时的悲凉心情。这里的“去国”指的是离开故土,而“身悲”则是指内心的痛苦和悲伤。他因为身在异乡而感到悲凉,这种情感在他的诗句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接下来的两句,“燕市春光何日醉,潞河杨柳病中舒”,则是诗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他回忆起在燕市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以及在潞河旁度过的宁静日子。然而,这些美好的回忆如今已经变得遥不可及,只留下无尽的思念和遗憾。这种对比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也更加引人深思。
第四句“高台寂寞曾招骏”,诗人转而描绘了高台上曾经有过的辉煌与荣耀。这里的“高台”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岁月,而“曾招骏”则意味着那些曾经与他共度时光的人已经离去,只剩下他一人孤独地站在那里。这种孤独感让诗人感到更加无助和迷茫。
最后四句“谁向周南叹留滞,风尘一望正愁予”,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他感叹自己何时才能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同时也希望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摆脱这股风沙,重获安宁的生活。这种期待和焦虑的情绪让整首诗显得更加深沉而充满力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在离别燕京时的复杂情绪和对未来的期许。通过对景物、人事的回忆和思考,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哲理,让人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