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
注释: 废阁生涯妄想荧,敲鱼击磬诵残经。 废阁:废置不用的阁楼,这里指隐居的生活。妄想荧:幻想着辉煌的未来。敲鱼击磬诵残经:敲击鱼盆和磬石来诵读残缺不全的经典。 随求随得欺人甚,失望荒凉梦不醒。 随求随得:随心所欲地满足自己的欲望。欺人甚:欺骗他人。失望荒凉:形容心情极为失落、荒凉。梦不醒:梦境中不能醒来,比喻对现实生活的迷茫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心态和行为
注释: - 世代江山几裂完:指国家经历战乱,国土破碎。几,几乎;裂完,破碎完毕。 - 随宜田宅且相安:指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安排生活,暂且安居乐业。 - 经年计较团成片:经过一年的计算,土地被分成了一块块的农田。团成片,把土地划分成一块块。 - 两子分开局已残:两个儿子分别分家,家庭局面已经残破不堪。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战乱和家庭变故时,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怜愚诗四十二首 华夷合围汴城围,书生应举翰墨辉。 斜虎已逃宫驾乱,腐儒犹整旧襕衣。 诗句释义 1. 华夷合围汴城围:“华”指的是中原地区,“夷”指的是北方的民族。这里的“合围”意味着中原和北方的民族联合起来,共同攻击汴城。汴城是宋朝时的都城,这里被围困意味着宋王朝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2. 应举书生翰墨辉:应举是指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得官位。书生则指读书人
怜愚诗四十二首 桐乡近宦一何愚,欲积鎏金百万馀。 数未盈时冤已集,一夫作难委沟渠。 注释:桐乡(今属浙江省):地名,这里指桐乡附近的官员。近宦:靠近官场的官员。一何:多么,非常。欲积:想要积累。鎏金:古代一种装饰工艺,将金属加热后镀上一层金箔。百万馀:数百万,形容数量多。数:指金银铜铁等货币的数量。未盈:尚未满。时:当时。冤已集:冤仇已经结下。一夫:一个男子。作难:制造灾难。委:寄托。沟渠
怜愚诗四十二首,通书浅陋撰何人。 选择先生道煞神。 时日若能催富贵,伊家乔梓岂长贫。 注释:怜愚诗四十二首是一首描写诗人对贫穷和富贵生活态度的诗歌。通书浅陋撰何人?选择先生道煞神。意思是说,这首诗是诗人对贫穷和富贵生活态度的描述。时日若能催富贵,伊家乔梓岂长贫?意思是说,如果时间能够改变一切,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变得富裕。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贫穷和富贵两种生活的不同态度。诗人认为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篇章无奈出身何: - “篇章”可能指诗文的章节或整体结构。 - “无奈”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 - “出身”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个人的出身背景或起始条件。 - 整句诗表达的是对于自己诗文创作的无奈,觉得出身或起点无法选择,似乎被局限在某种固定模式中。 2. 释褐忘筌弃则那: - “释褐”通常指脱下官服成为平民,这里比喻摆脱了仕途的限制。 -
【注释】 怜愚:指怜惜自己的愚昧;诗四十二首:唐代诗人元稹的《奉和令狐相公伤穷秋》诗,共四十二首。计度:打算。要津:要津,比喻显要、重要的职位。启事:奏议,上奏朝廷的文书。卑污:卑微低贱。启事避人陈:在启事中避开别人。尊官:尊贵的官职。掌记:掌管文书记录。知多少:了解多少。冷语闲谈:冷言闲说。泄漏:泄露。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自己仕途失意之作。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自己因不善于钻营
怜愚诗四十二首 为构华居竭智钱,此身许住几多年。 儿孙奉祝于斯否,从古雕梁不久延。 注释:怜愚诗四十二首是明朝宋应星的作品《怜愚诗四十二首》中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开头写道“为构华居竭智钱,此身许住几多年”。意思是说为了建造华丽的住宅耗尽了所有的智慧和钱财,我打算在这里定居下来,度过余生。 鉴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思考。诗人在年轻时就立志要建一座豪华的住宅
怜愚诗四十二首 其四十一 权奸垂死未心灰,领史秦埙后命推。 - 注释: 1. 权奸:指有权势的奸臣。 2. 垂死:快要去世。 3. 未心灰:没有放弃或心灰意冷的意思。 4. 领史秦埙:领受历史的考验。 5. 后命推:之后的命运由人决定。 -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权奸临死之际仍不放弃、仍然掌握命运的态度和看法。诗人表达了对权奸的不满和批评,同时暗示了历史和社会的变迁是不可逆转的。
怜愚诗四十二首其一 昔年半菽费忧谋,今日千金橐送收。 止足不生清夜想,蝇营直向死前休。 译文: 昔日忧虑粮食问题,如今财富满满如山。满足现状,不再为琐事烦心,追逐名利直到生命尽头。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宋应星的《怜愚诗四十二首》中的第一首诗。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人生态度的转变和对物质追求的看法。他以前担忧食物问题,而现在却变得满足现状,不再为小事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