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昭
注释:在船上观赏着樟树的倒影,随着波浪起伏不定;耳边听到莺鸟清脆的歌唱声,似乎在赞美春天的到来。 殷勤地嘱咐堤边的柳树,不要将柔韧的枝条系在远方的游子身上。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观察樟树下船、听到莺歌等细节,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日江边美景图。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关心和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写景抒情诗
《兰溪怀人》是明朝张善昭所作的诗,全诗如下: 染将枫叶满江丹,映我桅帆下浙湍。 风送潮声来枕上,雁惊客梦转江干。 多情明月同谁羡,满眼江山只自看。 买得兰溪独酌罢,一声江笛数声寒。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染将枫叶满江丹,映我桅帆下浙湍。”描绘了一幅江水被染成红色,枫叶如丹的画面,诗人的船帆正在浙江湍急的江面上航行。这里的江丹指的是江水被染红的景象,而浙湍则是指浙江地区的湍急水流
樟树别戴伯元 渺渺江湖日欲低,淡云笼雨眼中迷。 东风不与行人去,只管催莺故故啼。 注释: 1. 渺渺江湖日欲低:江湖辽阔,太阳即将落山,天色渐暗。渺渺表示广阔无边,日欲低说明太阳快要落山了。 2. 淡云笼雨眼中迷:淡云和雨水使得视线模糊,仿佛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3. 东风不与行人去:东风是温暖的象征,通常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和希望。但是在这里,东风没有陪伴着行人一起前行
【注释】 ①扫坟:指清明节上祭扫祖坟,这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②酹(lèi):以酒洒地,为死者祭奠。 ③几处:多少。 ④九原:古代指墓地所在的地区或墓地本身,即墓地。 ⑤浮云世事:指世间的荣辱得失。 ⑥吟魂:指诗人在清明时怀念先祖而发出的悲叹。 【赏析】 《扫坟》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五言绝句。此诗写清明时节祭祖的哀思,抒发了作者对先祖的怀念之情。全诗四联皆用景物作衬,烘托出诗人的哀情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卜居仙里总豪家,几欲过从隔水涯。 - “卜居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决定隐居在仙境般的家园。 - “总豪家”意味着这个家园的主人非常豪爽和气派。 - “几欲过从”表达了诗人想要与这些人交往的愿望,但“隔水涯”说明他们之间隔着一条河,无法直接相见。 2. 岩下流杯分涧水,石边移榻扫松花。 - “岩下”指的是山崖之下,暗示了诗人的住所或活动地点有山岩作为背景。 -
【注释】 云暖沙晴花正殷:天气晴朗,温暖如春,正是花开的时候。 丹心恋主:忠心不二,依恋君主。 别袂:别离时的握手(袂)。 三岛梦:泛指梦中的三个岛屿。 魏阙:指宫殿。 问看柳园事:打听一下在柳园的事宜。 【赏析】 这首诗写于送友人之京途中,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前途的良好祝愿。 第一句“云暖沙晴花正殷”,描写出一幅美好的春日景象,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注释】 ①樟树:一种常绿乔木。别戴伯元:即送别戴伯元。 ②莺声到耳似夸春:莺鸟的叫声好像在赞美春天的美好。 ③殷勤吩咐堤边柳:意思是请堤边的柳树不要阻拦行人。 ④莫把柔条系远人:不要把柔软的枝条绑住要远行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前两句写诗人乘船江行,看到江面水浪激荡,岸边杨柳依依,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劝慰友人不要因留恋不舍而妨碍了远行的行程
花影著船仍逐浪,莺声到耳似夸春。 殷勤吩咐堤边柳,莫把柔条系远人。
花影著船仍逐浪,莺声到耳似夸春。 殷勤吩咐堤边柳,莫把柔条系远人。
云暖沙晴花正殷,丹心恋主出乡关。 今朝别袂此杯酒,明日吟怀何处山。 孤客秦淮三岛梦,少年魏阙九霄班。 长安问看柳园事,依旧东风任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