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原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全诗如下: 别恨 欢爱方浓别恨牵,三生祇结十宵缘。 香丝剪后云鬟乱,罗帕封来粉泪鲜。 花里俄延悲悄悄,梦中寻觅路绵绵。 遥知此后红窗月,一度思量一惘然。 注释: 1. 欢爱方浓别恨牵:欢爱正在浓厚之际,却被别恨牵扯住了。 2. 三生祇结十宵缘:我们只结下了短暂的缘分,只有十天的情缘。 3. 香丝剪后云鬟乱:香丝被剪断后,头发凌乱不堪。 4. 罗帕封来粉泪鲜
密札 绿窗亲寄砑红笺,十颗明珠抵万千。 秘字不教留札尾,开函先属背人前。 团香作炷要盟久,刻玉为钱卜事圆。 若使常娥推不管,上头还有碧青天。 【注释】 密札:指情书。密:秘密、保密。札:书信。 绿窗亲寄砑红笺(砑:用纸做成的磨子,把纸压平,使其表面光滑): 亲手写的书信亲笔密封,用红色的信封封好。绿窗:指女子卧室的窗子,也代指女子。砑:同“压”。红笺:红色信纸。 十颗明珠抵万千:比喻珍贵的礼物
绣鞋 六曲围屏换晚妆,倒提余缕学南唐。 鲜明乍脱春葱手,滑腻犹闻玉笋香。 合德双趺偏宛转,窅娘半月费裁量。 单凫分与郎收拾,省得摩挲灭烛狂。 注释: - "六曲围屏":形容室内装饰精美华丽。 - "换晚妆":更换晚间的妆容。 - "倒提余缕":比喻将头发梳理整齐。 - "南唐":唐朝的一个时期,以其艳丽的妆容和华丽的服饰而闻名。 - "鲜明":形容颜色鲜艳。 - "春葱手"
梅 月落参横近晓时,人间何处寄相思。 道人自入罗浮梦,除却梅花总不知。 赏析: 诗人在清晨的月落参横之际,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奈。在这个寂静而又深沉的时刻,诗人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和亲人。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对自己的身世感到困惑。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哪里,也不知道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归宿。 诗中的“人间何处寄相思”表达了诗人的无助感和迷茫感。他不知道该向谁倾诉自己的心事
【注释】 ①自题筠翠山房:是诗人在筠翠山房的墙壁上题写的诗句。筠翠山房,即作者的书房。 ②应宫商:应和着宫调声调。宫商,古代五声和七声音阶,这里指音律。 ③箨粉香:新笋出土时,竹皮脱落,发出清香,称“箨粉香”。 ④几枝斑竹好:几枝斑竹子长得好,指竹色、竹形等。 ⑤潇湘:今湖南东部,有潇水和湘水两条河流。此处借指湖南。 赏析: 此诗为《自题筠翠山房》其一。诗人在山房壁上题写自己的诗句
【解析】 这是一首咏景小诗。前两句写“游山”所见,后两句写“游山”所感。全诗用白描手法,以“携眷属游山”为题,却从游人的感受落笔。首句写“游山所见”;次句写“游山所闻”;第三句写“游山所感”;末句点明“游山”的主题。 【答案】 ①鱼朵轻云:指山中云雾缭绕,如鱼儿之游动。彩軿:古代妇女乘的装饰华丽的车子。此处比喻山间美丽的景色。②佩环声到半空停:指女子的饰品发出的声音飘荡在半空中。③幽香自杂松花落
自题筠翠山房 其二 梅语兰香若个温,好将红豆唤山村。 美人欲识相思苦,但看枝枝竹上痕。 注释:梅花的香味和兰花的香气混合在一起,就像春天一样温暖。用红豆来呼唤山村的声音。美人想要了解相思的痛苦,只需要看看那些枝头上的竹子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是孙原湘在自题筠翠山房中的第二首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感悟和思念之情。诗中以梅花、兰花为喻,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温暖的感觉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考查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的题目,既涉及到诗歌的内容,又涉及到诗歌的手法。但考查的侧重点不同,需要考生根据具体题目进行分析。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从手法、表现技巧、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题干中给出了诗句及注释,然后要求分析该诗的艺术特色。首先看手法,“惊鸿瞥见”,是写美人的姿容,是诗人对美目流盼的描写;“珠压腰裾稳称身”,是从侧面写美人之娇好;“绝似簸钱堂上事”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当年我在梦里,梦见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手持一个破旧的簸箕,里面装满了铜钱。她的美丽和贤惠让我深深地陶醉其中,我仿佛看到了我们的爱情在慢慢绽放。 我送给她一把精美的扇子,上面绣着两只鸳鸯,象征着我们的爱情永恒不变。我希望能够和她一起度过一生,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现实总是残酷的。当我醒来时,发现这一切都只是一场梦。我不禁感叹,人生短暂,如梦般易散。但我仍然希望
【注释】 1.风轮:即风轮寺。2.小劫病天魔:指大乘佛教的“四空”观。认为一切法无我、无常、寂灭、无相,都是虚幻不实的,因而称为“小劫病”。3. 一枕颓云散髻螺:意思是说,睡在风轮寺中,被一种虚幻的境界所迷惑,就像睡在一个枕头上,头上散乱地顶着一个髻子(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像一朵螺壳那样飘荡不定。4.龙树药王:指的是《维摩诘所说经》。这部经是印度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中讲到了“四大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