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津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日庵的所见所感。首先,“秣马临朱明,理策还自支”描述了作者准备出发的情景,秣马是指为出行做好准备,临朱明是指太阳即将下山,而理策则暗示着作者整理好自己的行装,准备出发。 “登高自林麓,因得穷幽奇”表达了作者登上山顶后所感受到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震撼,登高则意味着作者站在山巅之上,林麓指山林之中的小道,穷幽奇则表示这里的风景奇特,引人入胜。 “二楼标石丛
秣马临朱明,理策还自支。 登高自林麓,因得穷幽奇。 二楼标石丛,一桥跨水湄。 罗山屹中天,浮山郁相持。 四百三十峰,罗列如诸儿。 夜来仙乐鸣,呼童酌清卮。 萝月映孤岑,山风搴薄帷。 须臾海色动,万国迎朝曦。 因思孔圣没,岂有长夜时。 起视庵之前,寸心空自悲。 西北尚浮云,东南日茧丝。 所愿答升平,功业愧未熙。 倘遂营丹砂,来寻鹿与麋。 怆然别羽客,且结汗漫期
张津,字广汉,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诗人。他生活在明代中晚期,以廉洁著称,其诗作《登科录》中记载了他筑城郭和建立朱熹诸贤祠等政绩。下面将详细介绍张津的生平事迹: 1. 生平简介:张津,生于明代弘治元年(1488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他的籍贯为广东博罗县。张津在仕途上有着不俗的表现,曾历任福建建阳知县、右佥都御史、应天巡抚等职。他在任福建建阳知县期间,大力筑城,建立了朱子诸贤祠
张津,字广汉,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诗人。他生活在明代中晚期,以廉洁著称,其诗作《登科录》中记载了他筑城郭和建立朱熹诸贤祠等政绩。下面将详细介绍张津的生平事迹: 1. 生平简介:张津,生于明代弘治元年(1488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他的籍贯为广东博罗县。张津在仕途上有着不俗的表现,曾历任福建建阳知县、右佥都御史、应天巡抚等职。他在任福建建阳知县期间,大力筑城,建立了朱子诸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