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敬所
诗句释义: 巴蜀春风雪早消,汪洋便觉润衢饶。 译文: 在巴蜀地区,春日的寒风早已融化了积雪,湖面开始变得湿润,为城市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 注释: - 巴蜀:指四川和重庆一带,是中国古时候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域。 - 春日的寒风:通常指的是春天的暖阳和微寒交织在一起,使大地回暖。 - 消融:冰雪融化成水。 - 汪洋:大水面。 - 便觉:感觉上已经觉得到,此处表示湖面开始变暖。 - 润衢:滋润街道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郁萧台馆五云韬,锦绣山川压巨鳌。 - 郁萧台馆:指的是文峰山的山门或山顶的建筑,五云韬:形容建筑群落掩映在云雾之中。锦绣山川:指壮丽的山川景色。巨鳌:传说中的海中生物,这里借指雄伟的山峰。 - 一水光摇银汉小,九天星逼玉楼高。 - 一水光摇银汉小:形容一条江流像银色的银河一样闪烁,显得十分细小。九天星逼玉楼高:形容星星像是从天上射下来,直逼到高高的玉楼之上。 -
注释: 红阑映照着夕阳,天骐马在草地上缓缓前行,没有发出嘶鸣声。 最近传来消息应该被关在阁里,皇帝又过御桥向西。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赤阑”和“夕阳”这两个关键词,勾勒出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使人仿佛看到了那美丽的夕阳下,一片片红色的栏杆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与夕阳相互辉映。而“天骐”则形象地描绘出一匹骏马在广阔的草地上奔跑的场景,给人一种自由、奔放的感觉
【注释】 宿旅舍题壁其一:在旅馆里题诗。一作“宿驿亭”。 藜(111)床:指竹木做的床,古人以草为席,以木为杖,故有藜床之称。 蛙声聒聒:形容蛙鸣声大得像在叫嚷。 瀛洲:神话中的仙界。 碧树啼鹃(jiū)血未收:杜鹃鸟啼时,常以血点其口,所以这里用来形容杜鹃的悲鸣。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绝,是诗人客居他乡时所作。首句写自己醉卧旅舍,不辨东西;次句写夜深了,屋檐上传来阵阵蛙鸣
注释: 藜杖芒鞋白布裘,山中甲子自春秋。——形容隐居生活简朴清苦,岁月如流,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甲子是天干地支的组合,表示时间的流逝。 呼儿点检门前柳,莫遣飞花过石头。——不要让我心爱的杨柳被风吹落飘散,不要让春花落在我家的石阶上。这里的石头是指诗人家的石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隐居生活的诗。诗人用朴实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在山中的隐居生活。他的生活虽然简朴,但过得充实,有诗意
巴蜀春风雪早消,汪洋便觉润衢饶。 波分彭蠡湖边绿,浪接钱塘江上潮。 鸥鹭忘机闲白昼,鱼龙得志起中宵。 几时觅得扁舟去,云满蓬窗月满桡
郁萧台馆五云韬,锦绣山川压巨鳌。 一水光摇银汉小,九天星逼玉楼高。 鸾分花影栖红药,龙戏珠光照碧桃。 踏碎烟霞归去晚,月华寒晒藕丝袍
布被藜床醉即休,蛙声聒聒屋檐头。 惊回一枕瀛洲梦,碧树啼鹃血未收。
藜杖芒鞋白布裘,山中甲子自春秋。 呼儿点检门前柳,莫遣飞花过石头。
袁敬所,明朝诗人。他以擅长写诗而著称,其作品多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初入文坛即以其独特的风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关注。他的诗歌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在《宿旅舍题壁·其一》中,他用布被藜床醉即休,蛙声聒聒屋檐头,这样的诗句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喧嚣世界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