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裔达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失落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佳人不可再,云散竟何之? - “佳人”指的是美丽的女子,“不可再”意味着这样的女子已经不复存在,无法再次遇见。“云散”则暗示着这种美的存在是短暂而飘渺的,就像云一样随风散去。“竟何之?”表示诗人对这种美好事物消散后的去向感到好奇。 2. 艳句留千古,芳容绝一时。 - “艳句”指的是美丽动人的诗句
长江远水绕苔矶,客至开尊半掩扉。 四壁乍惊秋气入,片帆争带夕阳飞。 故园聚散原非别,壮志蹉跎但忆归。 为语东篱陶令菊,再来相对肯相违。 注释: 次答庞伯达孝廉:这是一首回答友人的诗作。 长江远水绕苔矶:长江的水势浩渺,环绕着苔矶(地名),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客至开尊半掩扉:当有客人来访时,我打开了酒樽的一半,把门稍微打开一点,以示欢迎。 四壁乍惊秋气入:四周的墙壁突然被秋天的气息所包围
长江远水绕苔矶,客至开尊半掩扉。 四壁乍惊秋气入,片帆争带夕阳飞。 故园聚散原非别,壮志蹉跎但忆归。 为语东篱陶令菊,再来相对肯相违
张裔达是明代的诗人。 字伯淇,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出生于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地区。张裔达在明唐王隆武元年(一六四五年)考取举人,这标志着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的仕途经历也颇为丰富,在绍武时期担任过礼部主事,这一官职在当时的政府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张裔达是明代的诗人。 字伯淇,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出生于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地区。张裔达在明唐王隆武元年(一六四五年)考取举人,这标志着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的仕途经历也颇为丰富,在绍武时期担任过礼部主事,这一官职在当时的政府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