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
第一句“南州选举数三杨”,指的是南州的科举选拔中,有三个杨姓的候选人。 第二句“中统衣冠半在亡”,意味着在中统年间(1260年-1279年),有一半的士人已经去世。 第三句“明日朝廷访耆旧”,表示明天朝廷将会访问这些老辈的人物和官员。 第四句“不应白首尚为郎”,意指这些老人不应该在满头白发的时候还在做官
历史沧桑中的菊花 当年一线魏瓠穿,直到横流破国年。 草满金陵谁种下,天津桥畔听啼鹃。 注释: - 当年一线魏瓠穿:这里的“一线”可能象征着微弱的力量或希望,而“魏瓠穿”则形象地描绘了某种事物或情况的脆弱和不堪一击。 - 直到横流破国年: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哀,暗指某种力量或趋势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败和灭亡。 - 草满金陵谁种下:金陵即今天的南京
【释义】 唱彻芙蓉花正开的时节,新声又听采茶女哀怨的歌声。秋风叶落踏歌起,江南已经席卷而来。 【赏析】 此诗为七绝。首二句写景抒情,点出时令和节序;第三句转折到“唱彻”、“又听”;最后一句是全篇主旨,写诗人对江南秋声的感受与联想。 芙蓉花在夏秋间盛开,所以“唱彻芙蓉花正开”,指唱《采莲曲》的时候。芙蓉花开,采莲女唱新声,这是盛夏时节的景象。“新声又听采茶哀”,指采茶女唱《采茶歌》,那是秋天的事了
诗句释义: 1. 鹿门烟影接隆中,翁媪通家社酒红。 2. 只有山童最神骏,旧曾床下拜庞公。 译文: 郭氏家族的庄园位于鹿门之旁,与刘备隐居地隆中相望。 家中的老人和妇孺共同享受着社酒的温暖和喜悦。 唯有山中的童子最为神采飞扬,他们曾经在老庞公的床下学习过。 注释: - 鹿门烟影接隆中:指的是鹿门山的景色与刘备隐居的地方隆中相呼应。 - 翁媪:这里泛指老年夫妇,即家中的老人和妇孺。 - 山童
《宋理宗南楼风月横披二首·其一》是一首描绘南宋都城风貌的七言绝句。诗中通过对比南楼的烟雨与北方的朔风,表现了诗人对亡国的哀思和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先看第一句“试听阴山《敕勒歌》,朔风悲壮动山河。” 刘因在这里用《敕勒歌》来表达他内心的悲壮情感。"阴山"一词通常指代北方的高山,象征着国家的边疆。《敕勒歌》是一首描述游牧民族生活的歌曲
物理兴衰不可常,每从气韵见文章。 谁曾想过在这万古中天月之下,只有南楼的一夜凉意能带来片刻宁静? 注释: 1. 物理:此处代指自然或宇宙现象的变化和运动。 2. 兴衰:繁荣与衰退,这里用来形容事物的变迁无常。 3. 气韵:气质与韵味,形容诗文或艺术作品所展现的内在气质和风格。 4. 文章:文学艺术,泛指各类文艺作品。 5. 谁知:何曾想到,表示对某事的意外或惊讶。 6. 中天:天空中央
孙尚书家山水卷 赏析刘因诗作《孙尚书家山水卷》 1. 诗句原文 扁舟老树傍苍崖,好似今秋雪岭回。 试问黄尘山下渡,几人曾为看山来? 2. 注释与关键词解释 - 扁舟:小船 - 老树:枯萎的树木 - 苍崖:险峻的山崖 - 似:好像 - 今秋:今年的秋天 - 雪岭:雪山 - 回:返回 - 黄尘:尘土飞扬 - 山下渡:下山渡口 - 几人:多少人 3. 译文及赏析 一艘小船靠近枯萎的老树
【注释】 卧榻:指代皇帝的龙床。属:属于。江南:指南宋王朝统治地区,今江苏、浙江一带。旌旗:古代军队用旗帜指挥进退,故称军旗为旌旗。降王:指南宋末年投降元朝的大臣张世杰。周家七岁儿:周宗,即南宋恭帝,年幼即位,由太上皇赵构监国,后被元兵所迫,出奔南归,途中被俘,押往大都(今北京),元军将恭帝囚于宫城北门之内,称为“北门锁钥”,又称“北阙”。 【赏析】 《书事三首》是南宋诗人汪梦斗创作的一组诗
注释: 云天青浩收,雨晴山色欲无秋。 淡烟衰草关何事,落日红波空自愁。 译文: 白云苍狗的天空广阔无边,雨水洗净后的山色似乎没有秋天的感觉。 淡淡的烟雾和枯萎的草地与此事无关,夕阳西下后波光粼粼的水面却让人感到忧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即可。“手泽明昌秘阁收”意思是:当年皇帝亲手所留的墨迹,如今收藏在明昌的秘阁中。“当年缇袭为谁留?”意思是:当年皇帝亲手所留的墨迹,如今收藏在明昌的秘阁中,不知是谁留下的?“露盘流尽金人泪”意思是:满盘珍珠泪,滴尽了金人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