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莘
汪莘(1155年—1227年),字叔耕,号柳塘,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 汪莘是一位隐居黄山的学者和诗人,他的生平与诗歌创作密切相关。汪莘出生于徽州休宁(今属安徽),自幼研习《周易》,并旁涉释老之学。他在宋宁宗嘉定年间曾三次上书朝廷,试图陈述国家的弊病,包括天变、人事、民穷和吏污等问题,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但这些努力并未得到回应
昌化县西广福寺前岭上有古松一株甚奇每过其下徘徊不能去今夏五月过之始赋一绝
虎攫龙跧数百秋,滩声长绕半天流。 老僧不与人间事,独立门前一点头。
赠张汉卿
相伴留侯访赤松,碧桃花下醉融融。 玉龙嘶罢还家晚,月出蓬莱第一峰。
寒食节有感 其二
寒食原头杜宇声,谁家不起古今情。 纸钱烧罢人归后,一树梨花冻月明。
寒食节有感 其一
江南儿女尚多情,为爱芳晨载酒行。 幸自不知惆怅事,鸟啼花落是清明。
自去秋疾作正月尚未全愈晓枕有怀
插柳栽花便满林,午天蜂蝶晓天禽。 老来病损浑无力,报答春光只有心。
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其十
檐前花放不忍折,庭下草深仍懒锄。 苦雨晴时春已尽,可怜新月挂清虚。
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其九
槐叶风清莺哺子,麦苗露湿雉寻媒。 道人不出方壶境,坐见天时去又来。
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其八
下帘读易有深功,一炷清香过日中。 赤帝元来协青帝,南风初至似东风。
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其七
雷电阴晴共一帘,残春首夏境相兼。 闲寻稚笋今朝长,静数新荷昨夜添。
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其六
春去江南水拍天,经旬茅屋罕炊烟。 石墙颓毁板桥断,始觉贫家气象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