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梦雷
诗句翻译: - 《登太和绝顶》 - 磴道攀缘谒帝扉,脚跟斜傍五云飞。 - 天临万仞开玄宅,地拥千灵护紫微。 - 幻梦始从三昧觉,青山今有几人归。 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泰山顶峰时所见到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悟。诗中“磴道攀缘谒帝扉”一句展现了诗人攀登阶梯、拜访帝王之门的场景,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权力与地位的追求以及他们对于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 - “脚跟斜傍五云飞”则形容泰山之高,云雾缭绕
二月二十五夜梦二弟抱其幼子款款谈家事不休觉而志哀 忆汝频年恨未平,楚天双眼泪如倾。 丸中自是成今古,梦裹那知有死生。 家计尚馀儿女态,寒暄犹复弟兄情。 觉来抚枕浑无赖,惆怅翻令百感并。 注释: 1. 忆汝频年恨未平:回忆你多年来的仇恨还没有消除。 2. 楚天双眼泪如倾:楚天的双眼泪如同倾倒的水流一样。形容思念之情深重。 3. 丸中自是成今古:比喻孩子就像一颗小丸子,里面包含了古今的一切。 4.
【解析】 此诗为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诗人在杭州作。 “望湖亭宴集”点明地点,是一次宴饮活动;“得台”二字表明宴席的座位是在亭台上。 首联写诗人登高望远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怀与豪迈的情感。 颔联描绘的是一幅晚归图:夕阳西沉,渔船依岸而归,岸边的花落满地,月照苔痕。 颈联写景,写彭蠡平地分界线如红蓼,匡庐一半入云。 尾联写宴席结束,酒未尽,歌声未止,词人徘徊于东风中
山下馆晓发 先晓仆夫催,芙蓉万叠开。注释:清晨起床,仆人们已经开始催促,只见山脚下的芙蓉花万重绽放着。 露漙花树重,路转烛光回。注释:露珠沾湿了花树,显得格外沉重;随着道路转弯,烛光也似乎被拉长了。 马足悬崖瘦,猿声带月哀。注释:马匹在陡峭的悬崖边奔跑时,显得格外瘦弱;而猿猴的叫声,似乎带着一丝凄凉和哀伤。 何事客频来。注释:山势险峻,没有俗世的车驾可以通行;为什么客人频繁来访?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积累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平时注意识记和积累名句,还要掌握答题方法。对于理解性的名句,要答出上下句的意思,重点注意提示性词语,如“逃虚客来览此胜”“吹笛人去今何秋”等;对于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词:“凭”“雠”。 【答案】 注释:城头上高耸入云的神仙楼,是岳阳楼上的观景台。湖面上一点君山小丘
忆汝频年恨未平,楚天双眼泪如倾。 丸中自是成今古,梦裹那知有死生。 家计尚馀儿女态,寒暄犹复弟兄情。 觉来抚枕浑无赖,惆怅翻令百感并
磴道攀缘谒帝扉,脚跟斜傍五云飞。 天临万仞开玄宅,地拥千灵护紫微。 幻梦始从三昧觉,青山今有几人归。 骑羊东去罗浮近,独倚天门笑拂衣
城头百尺神仙楼,湖上一点君山邱。 逃虚客来览此胜,吹笛人去今何秋。 三湘苍蔚杜若老,九马踯躅鱼龙愁。 凭君有酒且尽醉,莫使心与身为雠
独立苍茫湖上台,千家烟火隔蓬莱。 船依古岸渔归晚,花落孤山月满苔。 彭蠡平分红蓼渚,匡庐半入白云隈。 酒阑不尽当歌思,徙倚东风未易裁
先晓仆夫催,芙蓉万叠开。 露漙花树重,路转烛光回。 马足悬崖瘦,猿声带月哀。 山深无俗驾,何事客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