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居简
注释: 五月五日,即端阳节。午时,中午时分;大书特书,特别郑重地书写;屡书,多次书写;不向空中,不在高处,不在虚空;咄咄书,大声地诵读;是马何曾唤作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诗,用诙谐的笔调嘲笑那些在节日或特殊场合中,喜欢高声朗诵诗词的人。 第一句“五月五日午时,大书特书屡书”,诗人以端午节为背景,描述了人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会特别郑重地书写诗词的情景。这里的“午时”指的是正午时分
这首诗出自《全唐诗》卷二百八十四,作者是李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一、诗句解释与赏析 1. 擒虎易,告人难: 这句话比喻了在捕捉猛虎时容易,而在告诉别人时却困难重重。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在传达自己观点或信息时的困境。 2. 铁门限: 铁制成的门槛,象征坚固和不易被打破。 3. 铁心肝: 指坚硬如铁的心志和肝肠,常用来形容意志坚定或决心坚决。 4. 庞老油麻树上摊: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佛子生来净无垢,今年洗了明年又。 - 注释:佛子,指僧人,即出家人。净无垢,意为非常清洁。 - 译文:僧人出生时非常纯洁,没有一点污垢。然而,一旦成为僧人,就需遵守戒律,保持清净,因此每年都要洗涤身体,去除旧年的污垢。 2. 顽赖容他五逆儿,劈面淋头夸毒手。 - 注释:顽赖,指顽固不化的人,这里形容那些顽固的坏人。五逆儿,通常指的是五种重大罪恶(如杀、盗、淫
姜杏杯深恨未消,罚钱出院不同条。 等闲放过丹霞后,打折乌藤也不饶。 注释 - 姜杏杯:一种酒杯的名称。 - 深恨:深深的怨恨。 - 罚钱:因违反规定而受到的惩罚。 - 出院:这里指的是被开除出某种团体或组织。 - 不同条:不符合规定。 - 丹霞:可能是指某地的自然景色。 - 打折:这里是比喻的意思,指严厉处罚。 - 乌藤:可能是某种植物。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某种行为的不满和愤怒
【注释】 偈颂:佛教中的一种唱赞颂佛功德的诗歌。“偈”,即“韵”。 其一百十:指《偈颂一百三十三首》中的第十首诗。 世事悠悠:世态炎凉,人生多变。 不如山丘:不如归隐于山间。 骑牛觅牛:骑牛找牛。原意是比喻迷失方向,后来也指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黄河合眼跳:黄河的水忽然暴涨。 特地一场愁:因为黄河的暴涨而引起忧愁。 【赏析】 此诗是一首以山水田园为题材的小品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
【注释】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九十八:这首诗是诗人在初夏时节写的。初夏时节,天气晴雨不定,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来表现这种不稳定的天气现象,同时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 今朝三月初五:今天农历三月初一。 天色半晴半雨:天空中云层不厚,时而晴朗,时而阴霾。 园林过了清明:清明时节过后,天气转暖,百花盛开,此时园内的花都谢了。 无限落花飞絮:形容花落花飞的景象无边无际。 释迦悭(qiǎn)
【注释】 偈颂:佛教用语,梵文音译的汉语音译,即佛经中的偶语、颂赞。偈,是佛经中的一种文体;颂,是一种韵文体裁。偈颂是佛教徒为诵念佛经、礼拜佛像、礼敬圣物时所用的一种赞颂之词。 尘劫:佛教语,指轮回六道中的三恶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和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因“尘”字与“劫”字谐音,所以合称“尘劫”。 前事:过去的事情。 今时:现在的时刻。 当断不断,千驷莫追:当机立断
误将萤火作明星,发得些儿鬼眼睛。 萤火虫虽然发出微弱的光芒,但其在古人眼中可能被视作星星般璀璨的光源。然而,当这种微小的光芒与人的肉眼接触时,其真实的面目便会暴露出来,犹如夜晚中的鬼眼一般令人不寒而栗。此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萤火虫的微小和人类肉眼对其真实能力的误判,也隐喻了某些人或事物虽看似美好却隐藏着危险的本质。 末代只看王勃记,何殊瘗鹤紫阳铭。 “末代”指的是衰落的时代
【释义】:真人梦见自己出了大槐宫,直上到广漠的天上音乐。百世的树木都是玉叶,追还了舜和禹旧家风。 【注释解释】:偈颂一百十三、其一:这是一首颂诗。颂是佛教的一种文体,用来赞美佛祖释迦牟尼的圣德,或称颂佛陀的功德、法门等。此首为歌颂佛祖的赞词。真人梦出大槐宫:真人即佛。梦出大槐宫,意指佛在梦中从大槐树下的净土出来。 【赏析】:此诗首句“真人梦出大槐宫”,用典出自《楞严经》卷四“菩萨以大悲愿力
久坐大雄峰,寒灰拨不红。 一星萤火出,孤鹤已辽东。 注释 1. 久坐大雄峰:长时间坐着,在雄伟的山峰上。这里的“大雄峰”可能指佛教中的某座山,或是指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 2. 寒灰拨不红:寒冷中烧的灰,即使被轻轻拂动也难以变红。这比喻表明事物的本质或状态是固定不易改变的。 3. 一星萤火出:夜空中一颗小小的萤火虫出现。萤火虫通常在夜晚发光,这里用来形容希望或微光的出现。 4. 孤鹤已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