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居简
【注释】 棹:船桨。鬼门关:传说中黄河的渡口,又叫龙门渡口。横飞:形容船行驶迅速。 九华:安徽黄山市境内的一座名山。天下胜:意思是天下第一。趁得:趁着。趁,赶上、抓住。雪中看:在雪天观赏。 碧云:指天上的白云。暮合:日落时天色昏暗。云与僧闲:云彩与僧人悠闲地相伴着。闲,悠闲。 偶尔:偶然。逢,遇到。此间:这里。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乘船经过鬼门关时,见到黄山雪景而心生欢喜
诗句:升九仞之上,吾必与之俱。 注释: - “升”:升高、上升。 - “九仞”:古时高度的计量单位,一仞约等于十尺。 - “吾”:我,指诗人自己。 - “之”:代词,指“九仞”。 - “俱”:一起、一起上升。 - “不见时”:无法看到或理解当下的情况或时机。 译文: 当我站在九仞高的山峰上,我也一定会和你一起上升; 当我深入到九渊的底部,我也一定会和你一起探索。 因为我看不见时机
谈玄说妙,今时何处寻,瓠子落苏那得知? 译文:谈论玄妙的哲理,如今的时代又在哪里可以找到真正的理解呢?就像那个瓠子落下,苏子不知所踪的故事一样。 注释:此诗通过比喻和疑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在当今时代寻找真正理解和真理的迷茫与困惑。瓠子落下,苏子不知所踪的故事,则暗示了真理和智慧的不可捉摸性和易逝性。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通过使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
注释: 智:智慧。不到处:没有达到之处,无法到达的地方。道著:说出,说出口。大书特书:特别地写下来。 屡书于虚空中:多次在虚空中写下。不怕风吹日炙:不怕风吹和日晒。有名:有名声。用:用来。镌顽石:刻在石头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作者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一种对于知识、智慧的追求和执着的态度。诗中提到"智不到处",意味着智慧无法完全达到某个地方,这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界的复杂。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被囚禁在九旬之中,无法自由行走。我用火来取暖,却总是东倒西歪,仿佛被人追赶。当我突然遇到危险,就像箭锋相拄时,突然有一只眼睛突出,脑壳揭开露出,好像老虎岩对我说:“我不在这里。” 译文: I have been confined for ninety days, what is this? A group formed around the fire, east and
【注解】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一百四:诸佛不出世,四十九年说。 祖师不西来,少林有妙诀。 是假易除,是真难灭。 译文: 所有的佛陀都不曾出世间,只是花了四十九年在说法。 祖师没有从西方来,但留下了少林寺的秘诀。 那些虚假的东西很容易消除,但真正的佛法很难被消灭。 赏析: 这首诗是禅宗公案之一,出自《五灯会元》。这首诗通过讲述佛陀与祖师的故事,表达了禅宗的修行理念。佛陀没有出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核诗句的含义、诗歌的情感、艺术手法等内容。考生要学会结合诗句的意思,根据各种意象进行推断。同时,也要注意诗句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和作用。“偈”是佛教语,指佛经中的唱词;“喝石岩前,菖蒲田里”,意思是:在喝石的山岩前面,菖蒲的稻田里面。“痴人犹戽夜塘水”,意思是:愚笨的人还在戽那夜间的池塘里的水。 译文:雪溪一滴水落入龙湫,被搅得浑然一色
诗句释义: 1. 来恨出阙迟:这里的“出阙”指的是离开朝廷,而“来恨出阙迟”表达了作者对离开朝廷感到后悔的心情。 2. 归嫌入峡迟:同样地,“归嫌入峡迟”表达了作者对回到家乡的忧虑和不满,认为回家的时间太晚。 3. 疑今真个悟:这里的“真个”是确实、真正的意思,而“疑今真个悟”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或实践后,对某件事情有了真正的理解和认识。 4. 悟昔不曾疑:与前一句相对应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去年梅,今岁柳。 大地有全功,物物还依旧。 衲子生涯也如旧,头上青灰三五斗。 腊雪后,春风前。 莫教蹉过钁头边。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通常用于佛教中对某种现象或事物的描述或解释。这首诗主要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以及僧侣的生活状态。 "去年梅,今岁柳。" 这句诗意味着去年的梅花已经凋谢,今年的柳树开始生长。这两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万物的更迭。 "大地有全功
注释:今天为什么要这样,作者的样子。面对面地呈上,当仁不让。 赏析:这是一首颂扬大丈夫气概的诗,表达了作者面对困境不退缩,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今日为什么要这样"表达了作者的疑惑,"觌面相呈"则暗示了作者要直面困难。"当仁不让"体现了作者的正义感和勇敢精神,他不愿意让给别人,宁愿自己承担。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但含义深远,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