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巍
繁峙县逢林野桥户部 繁峙县,位于山西省朔州市代县,是古代的一座重要县城。林野桥,即繁峙县境内的一座桥梁,连接了繁峙县与周边地区。户部尚书,指古代中央政府中的财政部长。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繁峙县游览时所作,描绘了繁峙县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切和忧虑。 秋高山下县,夕照塞边村。 秋高气爽的高山之下,夕阳映照下的塞边村庄。这里的“秋高山”指的是繁峙县周围的高山
【诗句注释】 - 雪意满林皋:林皋,指树林。 - 寒深兴转豪:寒冷深重,激发出豪迈的心情。 - 寻诗心独苦:独自寻找诗歌的心很苦闷。 - 访戴思多劳:拜访友人思虑很多。 - 雀堕梅枝亚:鸟儿落在梅花树枝上。 - 鹤盘松顶高:鹤在松顶上盘旋飞翔。 - 村家门尽掩:村庄的门都关着。 - 隔壁问香醪:隔着隔壁询问是否有好酒。 【译文】 雪覆盖了整个村子,寒冷深深使人心情豪放激昂。 我独自寻找诗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如果诗歌中有景物描写,则要关注其景物的特征;如果诗歌中有人物描写,那么就需要关注人物的言行举止。此题要求“赏析”。 本诗首联两句,写连绵细雨已经十天了,庭院里的苔藓衣也湿透了。颔联“岂堪卑湿地,况是倦游人”意为:哪里经受得起低洼的潮湿地方
再登黄台 古台重眺览,日色带沙黄。 雨水三春少,风烟万里长。 时时防寇盗,处处罢耕桑。 老泪不须堕,经纶有庙堂。 注释: 再登黄台:指再次登上黄台山(位于陕西西安市长安区)的高处进行观望。 重眺览:多次眺望。 日色带沙黄:太阳的光线映照在沙土中,显得有些黄色。 雨水三春少:春季降雨较少,雨水不足。 风烟万里长:风吹过的地方,烟雾弥漫很远。 时时防寇盗:时常提防强盗、盗贼的侵扰。 处处罢耕桑
注释: 雪月两清奇,更吟绝妙诗。全无烟火气,雅有玉冰姿。 堂上增华发,阶前映寿卮。仍当图大孝,千载盛明时。 读高冲寰月下为雪山寿母诗赋此兼有厚望以有山林语也 解读: 这首诗是读《高冲寰月下为雪山寿母》这首诗时所作,兼有厚望,以有山林语也。 雪月两清奇,更吟绝妙诗。 全无烟火气,雅有玉冰姿。 堂上增华发,阶前映寿卮。 仍当图大孝,千载盛明时。 赏析: 这首诗是对高冲寰的《雪山寿母》一诗的回应和赞美
【注释】 过兖府:路过兖州。贤宗中立:指唐时宰相房琯,字次立,号贤宗,是唐代著名政治家,以正直敢言、廉洁自持而著称。 王家贤父子:指的是唐朝的名臣房玄龄、杜如晦父子。 海岱有高名:指他们为政清廉,受到百姓爱戴。 今日神仙第:指今天的兖州府衙,是古代著名的官员住宅。 古时曲阜城:指孔子故乡曲阜城,孔子曾在这里讲学,对后世影响深远。 吟诗唐李贺,讲德鲁诸生:指兖州历史上有许多文人骚客
闻东西之警 江湖老泪流,二月忽高秋。 每虑东西乱,不知早晚休。 雪深狐外岭,云黑蜃边楼。 廊庙群公在,应分圣主忧。 注释: 闻东西之警:听到东边的警报。 江湖老泪流:比喻岁月流逝,人事变迁,感慨时光的无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二月忽高秋:突然感觉到春天已经过去了,冬天即将来临。 每虑东西乱:每时每刻都在担心国家的命运。 不知早晚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战争。 雪深狐外岭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张公子即将远赴四明(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市),诗人临行赋诗相赠。全诗以“赠别”为核心,通过写景、叙事、抒情等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翩翩美公子,早晚即升堂。”开篇即描绘了一位英俊潇洒的美少年形象,并预言他很快就会升堂入室,成为众人敬仰的楷模。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既赞美了张公子的才华和美貌,又寄寓了对他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颔联“探韵过南史,为园似辟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表达了他对于不遇贤主、孤独寂寞的感慨。 第一句“未须承面语”,意为不必当面诉说,暗示了诗人不愿与世俗之人交往的态度。 第二句“从古有神交”,意为自古以来就有神与人之间相通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第三句“礼乐河间在”,意为在河间的礼乐文化中,可以感受到古人的礼节和音乐之美。 第四句“诗篇太白豪”,意为李白的诗歌充满了豪放之气
【赏析】 《送董喜山任寿州督农判官》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二首,也是全诗的重点。这首诗以送别为题材,通过写董喜山赴任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愿和希望。 “下帷曾愤志,佐郡自多恩”:董喜山曾经因为自己的抱负而愤慨,现在他被任命为郡守,自然会有很多恩惠。这里的“下帷”指的是古代读书人坐在书桌前学习的场景,而“佐郡”则是辅佐郡守的意思。这句话描绘了董喜山从愤慨到得到恩惠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