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巍
【注释】 八十:指年龄。村翁:村中的老头儿。独倚门:独自倚着门。子孙:儿子和女儿。逃尽:都逃离了。一身存:一个人还活着。自言:自己说。耕凿:耕种和打井。无筋力:没有力气。充肠:填充胃肠。是:代词,此。草根:指野菜、野草。 【赏析】 《村中逢老人二绝句》为组诗,共二首。此为第一首,描写一个八十岁的老人独自倚着家门的情态以及他对生活的无奈。“自言耕凿无筋力”,表现了他年迈体衰,无力耕作
诗句释义及赏析: 楞严寺里论文夜,马谷山前看猎时。 - 楞严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西北的法门寺。 - 论文夜:可能是指与朋友或同僚夜间讨论学术问题。 - 马谷山前:指的是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境内的马角山。 - 看猎时:狩猎活动通常在秋天进行,这里可能是描述在秋季的傍晚进行的狩猎。 译文: 在楞严寺中深夜讨论学术问题, 马谷山前秋日傍晚射箭猎取野兽。 壮志已经随流水逝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识记、理解名篇名句,并积累一些常见的易读错的字形字音。然后结合着诗句内容具体分析赏析,注意不要遗漏了某个角度。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押韵(平声韵,下平十一尤)。首联写诗人在丁卯桥西回忆起旧时游玩的情景;颔联写诗人看到故人之景而感慨;颈联写友人不要惊讶自己已年华老尽,因为一别江南已有四十年了
注释 题旧沧州主人壁:在沧州的墙壁上题诗。沧州:古郡名,今河北省沧县一带。主人:指沧州的主人。 自从献策至悬车:自从我为国出谋划策到自己请求退休为止。献策:向皇帝提出策略、建议。 此地经过四纪余:在这里经过的时间已超过一年了。纪,年。 白首还家成底事:直到头发变白回到家里,才感到惭愧。底事,什么。 空惭人迓老尚书:白白地感到惭愧的是迎接我这个已经退下来的老尚书。人迓:欢迎。 赏析 这是一首自述诗
和周明府 自分明时老一丘,况逢茂宰更何愁。 怪来酒醉西园夜,犹向灯前梦九州。 注释与赏析: 1. 注释: - “自分明时”:自始至终。 - “老一丘”:比喻隐居或退隐。 - “况逢茂宰”:遇到贤能的县官。 - “更何愁”:更无需忧虑。 - “怪来酒醉”:在醉酒中感到奇怪。 - “西园夜”:夜晚在花园饮酒作乐。 - “灯前梦”:在灯光下做梦,暗示思念。 - “九州”:中国古代对全国的称呼。 2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双鱼遥寄自昌平”,双鱼是指书信,昌平是地名,这里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杨小竹。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通过书信向朋友传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句:“别后谁堪春草生”,春草指的是春天的草,这里用来形容离别后的思念。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分离后,思念之情难以言表。 第三句:“记得去年风雪夜,王村寺里送君行”
【注释】 乙未除夕 其一:乙未,宋孝宗乾淳七年;除夕,农历岁末的最后一天(农历十二月三十日)。 自嗟七十九年身:自叹活了七十九年的身子。七十九年:指七十九年的寿命。 滚滚流光又及春: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已到春天。 莫怪更深不肯睡:别责怪我深夜不能入睡,因为明天就是八十岁生日了。 天明便是八旬人:天亮时就是我八十九岁了。 【赏析】 《乙未除夕》是宋代诗人陆游晚年的作品之一。陆游一生为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把握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及作用。 “名贤丽句咏垂杨,为爱柔条拂地长”,此句承接上文,写诗人因喜爱杨柳而作诗,并点出自己作的杨柳诗。名贤:有才华的人士,指白居易。“咏”即吟诵、歌咏,指作诗。“柔条拂地长”是说垂柳枝条柔软婀娜,低垂着长长的柳丝,随风飘拂在地面上。“垂杨”即杨柳树。“拂”是轻触的意思
【注释】 春日饮董氏昆仲园:春天里,在董氏兄弟的园林中喝酒。 城南十里尽桑麻:城南十里,是一片茂盛的桑麻之地。 谁如董奉家:谁能比得上董家的春天景色呢? 况是白头兄弟在:何况你们已经是年事已高的白发人了呢! 移尊偏向紫荆花:我把酒杯移到紫荆花旁边。 【赏析】 《春日饮董氏昆仲园》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此诗以“春”字起兴,首句点出地点和景物,次句写景,第三句写人,第四句写情,末两句写动作
注释:我自认为虽然才能不如婺源阳城的两位公,但他们都是高才,我并非他们所能比肩。 纵使呼牛唤马也须应对,更何况想与当朝二贤相提并论。 庆幸自己疏懒闲散,还能算得上是几人。 更依靠这浊酒来送别残春。 赏析:作者以诙谐幽默的笔调描绘了一个不羁放纵、自得其乐的文人形象。他自嘲说自己才能不及阳城、婺源二位公,但自己并不自卑,而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看待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各种工作和任务。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