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楠
【注释】 西南路:指长安通往四川、云南的西南官道。月华明:月光皎洁明亮。大药:仙家所修之药物。生:生长。古人:作者自指,指唐代诗人李白。曲江:唐长安城东南隅的一条水滨,为游览胜地。鹊桥:传说中织女与牛郎相会的地方,位于银河之上。此句意谓诗人在成都,怀念故乡,遥想当年与朋友相聚的情景。一作“金阙前头鹊桥横。” 【赏析】: 诗写于唐天宝末年(公元749~756年),时李白流落蜀中,寄居浣花溪畔。
诗句解析 1 金鼎先乾活水银: - "金鼎":古代炼丹炉,象征炼丹过程。 - "先乾":表示首先需要将水银(一种金属元素)加热至干。这里的“活”可能意味着活跃或可塑的状态。 - "水银":这里指的是汞,是古代炼丹术中常用的一种金属元素。 2. 水银乾了大丹成: - "乾":干燥或烧干的过程。 - "大丹成":表明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物质或药物。 3. 分明有个长生草:
【注释】 金丹诗诀:炼丹的诀窍。 精神冥合气归时,骨肉融和都不知。 指炼丹时,人的精神与天地之气相合,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此时,身体内外的骨肉已经交融在一起,浑然一体,达到了无为而治、返璞归真的境地。 关节自开通畅也,形容光泽似婴儿。 指人的关节能够自如地打开,身体内气血畅通,面色红润有光泽,就像新生的婴儿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了人体炼成金丹的过程的诗
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1. 一月三旬一日同:每月有三十天,其中包含三日。 2. 修丹法象夺天功:修炼金丹之法,模仿天地自然之力。 3. 交加二八为丹母:将阴阳两极(阴为二八,阳为四六)混合在一起,作为炼丹的基础。 4. 望远徒劳觅虎龙:远观天空,徒劳寻求像虎和龙一样的神仙。 译文: 月满三十日,三日共三日, 修炼金丹法,模仿天地力, 阴阳两相合,为丹母体, 遥望天际空,求仙寻龙虎
诗句释义 1 水为灵符冲和液:这里的“水”指的是炼丹过程中的“水银”(一种金属元素),在道教中被视作“灵药”。而“灵符”可以理解为具有神秘力量的符号或咒语。因此,“水为灵符冲和液”意味着用水银作为媒介,进行调和与净化,使之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 2. 火是丹枢混沌精:“火”在这里代表热能或者高温环境,是炼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道教中,火被认为是能够激发和转化物质的元素
金丹诗诀:这是一首关于修炼金丹的诗歌,其主题是关于鉴别真伪药材和避免陷入虚幻的误区。 涕唾精津气血液,真伪混淆须辨惑:泪水、口水、精液、气血,这些都是人体内的物质,但在修炼金丹的过程中,这些物质可能被误认为是金丹的组成部分。因此,在修炼过程中,必须明确区分真实与虚假。 从无生有是药材,不可滞他虚幻物:真正的药物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虚幻的事物则是没有实质的。在修炼金丹的过程中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默写名篇的能力。本题属于情境型默写,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提示语中找到突破口,题干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在平时要重视对古诗文的记忆和积累,同时要掌握一些答题的技巧,如根据语境联想诗句、理解诗句的含义、分析诗歌的情感等。 本诗可按以下方法记忆:首句“金丹诗诀”四字为全诗之眼
【注释】 1. 金丹:指修炼成仙。 2. 蟾(chán)光:月影,月光。 3. 造化:造化之神。 4. 玉清天:指天上的神仙世界。 5. 胎仙:指修炼成的仙人。 【译文】 男子怀孕是胎仙,只因月光夜夜圆。 得到天机真造化,身中自有玉清天。 【赏析】 这是一首以男性为主角的诗,描绘了一个男子在月夜下修炼成仙的过程。诗中“男儿怀孕是胎仙”指的是男人通过怀孕,得到了天赐的仙胎,从而成为了仙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对“金丹诗诀”的逐句释义,并给出必要的注释和赏析,答题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含义。此诗大意:炼制金丹时火候的把握非常重要,要仔细推排;炼制纯阳之性,需要闭地户以养气,积天门以通气,待到时机成熟自然开张。 【答案】 译文:炼制金丹时火候的把握非常重要,要仔细推排;炼制纯阳之性,需要闭地户以养气,积天门以通气
注释: 金丹诗诀:炼制的丹药的口诀。 鼎中朱橘亘天红:鼎中的红橘子,像红色的太阳一样照耀。 此是时时养火功:这就是不断用火炼化的功夫。 元气归炉神不散:元气回到炉中,神灵也不分散。 春山春水自春风:春天的山,春天的水,都是春风所吹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炼制丹药的过程。诗中描述了炼制丹药时的情景,以及炼丹的效果。整首诗以炼丹为主题,展现了古人对生命和宇宙的探索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