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昕
【解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永嘉郡(今属温州)录事参军时。游天宁寺次钟砺山韵是题咏天宁寺的五律,全诗四句八句对仗工整,音节和谐,意境幽远,有禅意诗风。 其一,颔联“花芬袭委佩,露蔼带松萝。”意思是说,花香袭人,像玉佩一样馥郁;雨气弥漫如雾气一般笼罩着松林。花芳袭人,使人想起杜甫的“花径不曾缘客扫”;香雾缭绕,使人想起白居易的“晚来天欲雪”和李商隐的“晓看天色暮看云”。 其二,颈联“树老虬龙影
注释: 海内怀知己,屈指谁更深。 十年同采谊,一掬为公心。 我偶中州节,君多鲁国霖。 班荆恣笑语,感慨旧槐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的友谊和不舍之情。 首句“海内怀知己”,表达了诗人在四海之内都怀念着自己知己的心情,知己就是知心朋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这里的“知己”就是指易海州的寅丈。 第二句“屈指谁更深”,表达了诗人对于知己的思念之情,他想要找到这个人
【释义】 秋日里在湖滨赏景,携仲步虚房中。 琴鼓声声清流碧波间,杯中酒浮嫩菊黄。 浩淼源头通太液池,远山环抱披香阁。 曲罢佳境饶人意,鸣榔夜渡湘水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游览湖畔美景的愉悦心情。首句“公馀湖畔赏”,点明了时间地点,公余即公务之余,湖畔指洞庭湖畔,这是一首游湖诗。次句“携仲步虚房”,携仲是诗人的朋友,步虚房指仙风道骨之人居处。这里既点出了诗人和朋友闲游的目的
【注释】 1. 法王:佛教中指佛法的主宰者,也泛指佛教的领袖。 2. 西域:古时对西域各国的总称,泛指远方异域。 3. 梵刹插东天:梵刹,佛寺;东天,即东方的天空。 4. 浮图星斗悬:指佛塔高耸入云,星光点点。 5. 涛声酬鸟语:以波涛的声音回应着鸟儿的啼鸣。 6. 乙夜无生话,尘心顿惘然:乙夜,古代计时法,一夜分为五更,乙夜是第五次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
【解析】 此诗的首联“幻海苦尘扰,避喧此地过。诸天俨法象,一水入烟萝”描绘了诗人游历天宁寺时的所见所感,其中“幻海”指代佛经中的大海,“苦尘扰”形容佛经中的众生因无明而受迷惑的痛苦,“诸天俨法象”指佛经中描述的诸天形象,“一水”指代佛经中的净瓶,“烟萝”是佛教用语,指代佛经中描述的烟雾缭绕的景象。颔联“鸥傍矶头钓,樵传谷口歌。”写诗人在天宁寺附近的自然景物以及渔夫、樵夫的活动
西山北望 【注释】: 叠嶂回旋处,蓬壶宛在兹。 西山的山峦重叠环绕,仿佛仙境中的蓬莱仙岛依然存在。 潺湲远浦度,蓊郁秀云驰。 从水边缓缓流过的小溪,和茂密葱郁的云雾相映成趣。 虎豹千官卫,龙蛇万岁枝。 守卫着皇宫的猛虎和恶豹,象征着帝王的长寿和尊贵。 凭虚颙对望,佳气帝王居。 仰望着天空,感受到皇帝的威严与神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登兖州城楼》。诗中描绘了作者登上兖州城楼所见的美景
郊园偕西峪丈泛舟 在郊外的园林里,和西峪的丈人一起泛舟。 晓日临芳墅,簪联秘苑卿。 早晨的阳光照耀着美丽的别墅,你像密苑中的卿一样优雅。 层山回艇秀,新柳拂衣轻。 层层起伏的山峦倒映在小艇上,新生的柳条轻轻拂动着我的衣服。 鸟杂流泉韵,花传擿鼓觥。 鸟儿在溪流中嬉戏,流水的韵律与它们和谐,花朵在风中摇曳,仿佛在传递着击鼓声。 圣明大惠酺,身世总升平。 皇帝的恩泽如春雨滋润着大地
偶持使节过中州,帝子相看意气投。 德誉不殊河献侣,诗才堪作杜陵俦。 草堂醉我青春宴,郊舍怜君信宿留。 携手高台极目处,神京海甸总悠悠
稷下仙洲几曲深,千层荷气笼幽岑。 高松密结藏雄阁,修竹阴森带瑞禽。 百和香凝清客兴,数峰翠叠远人心。 乘槎不尽回溪绿,杳蔼烟光海色临
春风蔼蔼春日暄,肃将王命临梁园。梁园景物由来胜,开府至今康万姓。 忆昔先公曾此署,余方舞象随朝暮。风尘荏苒几经年,秉节重游感慨素。 主翁矫矫夸人龙,开阁满座意豪雄。三生不负盱山斗,五夜尊前肝膈剖。 狂呼长啸发酣馀,倾盖劳君故非偶。我歌酒倒樽,我醉月倾轮。 曾闻嵩岳关贤佐,愿祝君家作甫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