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来西域,梵刹插东天。
复阁松杉迥,浮图星斗悬。
涛声酬鸟语,云影荫川田。
乙夜无生话,尘心顿惘然。

【注释】

  1. 法王:佛教中指佛法的主宰者,也泛指佛教的领袖。
  2. 西域:古时对西域各国的总称,泛指远方异域。
  3. 梵刹插东天:梵刹,佛寺;东天,即东方的天空。
  4. 浮图星斗悬:指佛塔高耸入云,星光点点。
  5. 涛声酬鸟语:以波涛的声音回应着鸟儿的啼鸣。
  6. 乙夜无生话,尘心顿惘然:乙夜,古代计时法,一夜分为五更,乙夜是第五次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诗人在与朋友告别时写了这首诗。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开阔壮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首联“法王来西域,梵刹插东天”描绘了西域的佛教圣地和东方的佛教圣地,展现了一幅宏大的画面。颔联“复阁松杉迥,浮图星斗悬”则进一步描绘了西域和东方的壮丽景观,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壮观。颈联“涛声酬鸟语,云影荫川田”以动衬静,通过波涛的声音和云的影子,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尾联“乙夜无生话,尘心顿惘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情感,以及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待。整首诗通过对西域和东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