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宇多幽意,招寻此共过。
花芬袭委佩,露蔼带松萝。
树老虬龙影,村深牧竖歌。
三竿未下榻,不羡夜鸣珂。
【解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永嘉郡(今属温州)录事参军时。游天宁寺次钟砺山韵是题咏天宁寺的五律,全诗四句八句对仗工整,音节和谐,意境幽远,有禅意诗风。
其一,颔联“花芬袭委佩,露蔼带松萝。”意思是说,花香袭人,像玉佩一样馥郁;雨气弥漫如雾气一般笼罩着松林。花芳袭人,使人想起杜甫的“花径不曾缘客扫”;香雾缭绕,使人想起白居易的“晚来天欲雪”和李商隐的“晓看天色暮看云”。
其二,颈联“树老虬龙影,村深牧竖歌。”意思是说,古树苍劲,枝干似蛟龙盘旋,在夕阳中显得分外妖娆;村头小路上,传来阵阵牧童高亢的歌声。这两句以景托情,写景中有情,寓情于景。
其三,尾联“三竿未下榻,不羡夜鸣珂。”意思是说,太阳已升至正午时分,还没有找到落脚的地方,不羡慕那夜晚鸣珂的贵官显宦。这两句写自己的处境与心情,表现了诗人清贫的心境。“三竿”指上午10时左右,“未下榻”即没有找到住处。“鸣珂”,指马嚼子发出的响声。《史记·封禅书》:“自五府至太仆,皆以铜为饰,舆驾过,辄改易之。”“不羡夜鸣珂”,是说自己虽身居高位却不贪慕荣华富贵。
【答案】
①禅宇多幽意,招寻此共过。②花芬袭委佩,露蔼带松萝。③树老虬龙影,村深牧竖歌。④三竿未下榻,不羡夜鸣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