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世
注释:溪边的云彩像薄薄的纸片,拖在水面上有三千丈。 安得一丈笔?横波写秋涨。 译文:溪边的云彩像薄薄的纸片,拖在水面上有三千丈。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溪边景色的七绝。全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溪边云彩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潮声刚响到门前,客人的鞋子临溪而驻。 登上高台视野稍为开阔,倚靠着树木写出诗句新意。 朦胧的月色开始华美,林中景色澹泊宕漾趣味多。 诗说完后走出树林和田野,笑着指点那客人们来过的地方。 注释: 潮:指海边潮水涨潮的声音。门:这里代指诗人家门外。屐:木底鞋,古代的一种便鞋。临溪:靠近溪边。登台:登山。目稍宽:视野稍宽。倚树得新句:倚靠在树上写出了新意。朦胧:模糊不清的样子。华:美丽。澹宕:闲适
【注释】: 1. 隔壁分来是佛灯:佛灯,即佛教的灯火,象征佛法。隔壁分来说,意味着来自远方的朋友。 2. 昏衢一点明于昼:在昏暗的街道上点亮了灯光,使得白天也如同夜晚一样明亮。昏衢,暗巷,比喻人生困境。 3. 海潮三丈梵流音:海水涨潮时发出的声音,梵流音,佛教用语,指海浪声。 4. 破云隐隐木鱼吼:木鱼声从云层中传来,仿佛雷鸣般响亮。 5. 滴翠山房九莲庵:滴翠山房位于九莲庵旁
【注释】 1.招提:指寺院。 2.樵径:指樵夫的小路。 3.问询:询问。 4.翠微:青翠的山色。 5.舍利:佛教徒认为佛骨是神圣的东西,故称佛骨为“舍利”。 6.钵龙:僧人的袈裟。 7.居然:竟然。 8.遥钟:远处传来的钟声。 【赏析】 首句写诗人在山中迷了路,想向寺僧问路,但见一座寺院在深山之中,却找不到通向那里的路,只好失望地叹息。次句写在山中偶遇一个砍柴的和尚
这首诗的原文和译文如下: ``` 题昌化令张侯瑞应册 大明天子坐明堂,山陬海澨遐哉荒。 悲翠珠贝走上方,有邑淳简儋之昌。 厥侯为政古循良,则壤惟赋均且详。 鞭笞不事民乐将,桄榔树下课农桑。 有雨随车濡瀼瀼,散之原野尽天浆。 禾登于垄谷盈厢,民之乐只帝力忘。 槟榔椰实树千章,更于其下牧牛羊。 使君何必下琴堂,八风六律调宫商。 雁鸿中泽鸣载翔,鸮食其葚音则臧。 草不知风波不扬,三秀晔晔产芝房。
别邓黄二生 一尊临水曲,露白蒹葭秋。扬舲不可住,之子去悠悠。蝉声在乔木,雁影度江楼。含情各分手,离思满芳洲。 注释: 一樽:指酒。樽:古代盛酒器。 白:指天边露出的白色,形容天色已晚。 扬:扬起、升起之意。 舣(yǐ):把船靠岸停泊。 乔木:高大的树木。 芳洲:美丽的沙洲。 赏析: 《别邓黄二生》,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以水为背景,借水写人。前四句写送别的环境与气氛,后四句写离别之情
【解析】 “王际明以藤枕见贻拈韵答之”中,“王际明”是作者的朋友;“见贻”意为赠与;“拈韵”意为吟咏。据此可概括为“王友赠送藤枕并赠诗”。 第二句中,“展开冰簟蕲州竹”一句的意思是:打开竹制的躺簟,上面铺着蕲州的竹子。蕲州即今湖北省黄冈县,此处泛指蕲竹。据此可概括为“蕲竹簟”。 第三句中,“副以万州细藤枕”一句的意思是:配以万州的细藤枕。据此可概括为“万州藤枕”。 第四句中
【注释】 諵:喧闹、喧嚷 龛灯:佛龛里的灯火 局局:拘束不安的样子 万族:各种民族。 带经:背着经书。 相搆缠:相纠缠,互相缠绕 博奕(yì):下棋。 三绝易韦编:孔子曾说“韦编三绝”,这里用来形容孔子勤奋好学。 【赏析】 《解嘲和坡公夜梦》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全诗通过叙述自己读书的经历,来讽刺那些不务正业、虚度年华的行为。 开头四句,写自己终日埋头读经史,而旁人则嘲笑自己不如他人
【注释】: 过越王故苑:走过越王的旧宫苑。 废苑郁迢迢,霸图尚未销:废置的宫殿远远地延伸开去,霸主雄心还未消磨。 落花如有恨,片片度溪桥:落花好像在怨恨,片片飘过溪桥。 鸟学歌声涩,云疑舞袖飘:鸟儿学着歌声唱得声音沙哑,像舞袖飘飘那样,云彩好像也在怀疑。 谁将千古意,指点认前朝:是谁把那千古不变的情意,指引着我们认识从前的朝代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漫步于越王故苑,面对荒废的宫苑
【注释】 1. 初发:刚出发。 2. 仲昭侄:指侄子仲昭。仲昭,名,排行第二。 3. 暂尔:暂时。 4. 暮行:傍晚时分。 5. 驿亭:驿站的亭子。 6. 稚子:小孩子。 7. 柴门:用柴草、树枝编成的门户。 8.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9. 严程:旅途艰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离开家乡前往外地赴任途中写的。首两句写自己刚刚离家,正赶着往家赶路,傍晚时才到了一个偏远的村子,与家人告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