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世
【注释】 芹:芹菜,这里指代诗人自己。 芳池:美丽的池塘。 足:足够、够得上的意思。幽栖:安静地居住。 春花鸟乱啼:春天里,鸟儿和花儿争相啼鸣。 涧户:山涧的门户。 闲杀:使……闲散。 画桥西:即画桥之西。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写“风”“鸟”等自然物来抒发感情。全诗语言朴素,风格清新。前两句写静,后两句写动,动静结合,生动有趣。 首句“芹芳”
对水柴门总不关,清溪一雨泻潺湲。 千林处处如新沭,洗出林端几片山。 注释:在清澈的溪流旁,水边的柴门始终敞开着,任由雨水倾泻而下,发出潺潺的声音。整个树林仿佛经过一场新的洗礼,清新而又生机勃勃,仿佛有无数的山峦被洗涤出来。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晨的自然美景画卷。诗中“对水柴门总不关”,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而“清溪一雨泻潺湲”则生动地捕捉了雨后自然界的清新气息
【注释】: 寄陈熙父其四:诗题一作《和陈晦叔见赠》。白龙池上:即白龙潭,在江西星子。相传古有神龙居此,故名。分作清溪洗砚流:把白龙潭分成两半,一半是清溪,用来洗砚;另一半是浊水,用来洗墨。黑云将雨过:天将下雨,但乌云尚未散尽。只惊溪畔墨花浮:指墨花被雨水冲得浮动起来。 【赏析】: “白龙”二句:以神话传说入诗,写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白龙池,又称白龙潭,在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南
以下是对李之世诗《寄陈熙父 其五》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词原文: 谯楼钟动夜初分,半度虚空半入云。 曾是十年灯火地,那能同听不思君。 2. 译文注释: - “谯楼”,古代的一种高耸的塔形建筑,常在城门上建有,用以报时或警醒行人。 - “钟声初起,夜色渐深。”钟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让人感到一种时光的流转。 - “半度虚空”形容钟声回响在空中,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半入云”
【注释】: 璧水:指清流的水,这里指代溪水。 澄澄:清澈的样子。 玉作钩:比喻溪水像玉一样清澈见底。 黄云:黄色的云。 冉冉:慢慢移动的样子。 映朱楼:映照在红色的楼房上。 悬知:猜测、预想。 到有:有。 新诗:新近写的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陈熙父的第三首七绝。全诗语言朴实平易,意境清新明快,情调轻松愉悦,读来令人感到一种亲切感和愉快感。此诗是写景抒情的小诗,以清丽自然的语言
注释:在城边每隔十步就有一座亭台,每座亭台上都有高大的门楼。 这些不是人间常见的,而是陈琳这样的仙人才能住在这里
【注释】 江上词其二:即《江边渔者》其二 蒲叶青青艾酒黄,移来孤艇共相将。 江头几点分龙雨,一半霏微半夕阳。 蒲叶青青,艾叶黄色,诗人把这两种草的绿色和黄色分别用“青青” 、“黄”字来形容。移来孤舟,移来的是自己的小船。孤舟与诗人相伴同行,是诗人在江上独钓时的伴侣。 江头几处飞起的雨点,有的好像龙的形状,有的像雨丝。诗人说它们一半像云彩一样霏霏散散,另一半像夕阳那样金红灿烂。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寄陈熙父》。全诗如下: 东来紫水碧湾环,百折斜穿竹洞关。 但得买船兼买酒,不妨同去又同还。 注释: - 东来:指的是从东边来的船只。 - 紫水:指的是紫色的水。 - 碧湾:指的是清澈的水域。 - 百折:形容曲折多弯。 - 斜穿:形容船只在水面上的行驶方向是倾斜的。 - 竹洞关:指的是竹林中的关口,可能是通往某个地方的入口。 - 买船:指的是购买船只。 - 买酒
波容如练泻秋光,习习轻飔拂野塘。 柳条欲折还依水,荷叶全枯不受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田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李之世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动态描写来传达季节变化所带来的情感变化。 “波容如练泻秋光”一句中,“波容如练”形容波浪如同细白的绢帛,“泻秋光”则是将秋光倾泻于波涛之中,形象地表现了秋天景色的宁静与清新。接着,“习习轻飔拂野塘”
【注释】 逐逐:奔走不停;老风尘:受风尘的污染。 七尺身:形容身材高大,像七尺高的身躯一样。 若待尚平:尚平,指东汉光武帝刘秀。 古来名岳:古代著名的山岳。 【赏析】 此诗以戏谑的口吻赠梁伯静。诗人以“那能逐逐老风尘”,“那能”即“哪能”,表示反问,强调自己不受世俗污染,不随波逐流。“三尺虬髯七尺身”,比喻自己有雄心壮志,要干一番大事业。“若待尚平婚嫁毕,古来名岳定无人”两句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