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绝。首句“□脾何处泻”,是说自己的心情,即在何处发泄自己的感情?第二句“高辟水云间”,是在水云之上,第三句“但得景中趣”,是在景色之中得到乐趣,第四句“落水淡宜山”,是说山和水都很清丽,第五句“不尽酣歌意”,是说尽情地歌唱,第六句“移舟向月湾”,是说把船开到月光下的港湾,最后一句“不尽欢情话”,是说不尽的欢乐之情。 【答案】 失题 □脾何处泻,高辟水云间。 但得景中趣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默写古诗文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诗词常识进行作答。平时一定要熟练掌握重要名句的内容。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岳、降、琴、韵、日丽、舒、云中、凫、瀛州、春色、蓬壶。 【答案】 寿某邑令 寿君之命也 真人岳降初 岳神降临 风和琴自韵 “和”指和谐、和乐之意,“风和”指天气和煦,“琴自韵”是说琴声和谐悦耳; 日丽锦频舒 阳光明媚,彩霞映照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诗人通过描绘与世兄相见的场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 乍见即分离:初遇时即已分别,表达了离别的突然和无奈。 披襟能几时:披开衣襟又能持续多久?表达了对相聚时间的珍惜和无奈。 话长惊烛短:长时间的交谈让我惊讶地发现,蜡烛的时间过得如此短暂。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贵和留恋。 别久怅来迟:离别后长时间地等待,却迟迟不见你的身影。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焦虑。 堂背萱花老
【注释】 谈经:谈论经典。 依壁水:指倚靠在岩石上,形容静坐或深思的样子。 握鉴:用手拿着镜子,用来比喻观察和反思。 道岂雕虫著:道岂,难道;雕虫,比喻小技艺。 玄应罔象传:玄应,佛教用语,意为“空”或“无”,表示虚无的境界。罔象,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形似麒麟而没有角。 多材:多才多艺。 逢匠石:遇到良工巧匠。 神马识方甄:神马,传说中千里马名;方甄,方形的圭表。此处比喻贤才。 岭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所作的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为爱篱边菊,霜飞独立时。 柱残犹恋蒂,香剩不沾枝。 孤韵馀蟾影,贞□有晚□。 □身荒径侧,潜养待春滋。 注释: - 为爱篱边菊:因为喜爱篱笆边盛开的菊花。 - 霜飞独立时:在霜降时,菊花独自地站立着。 - 柱残犹恋蒂:菊花的茎已经枯萎,但仍然依恋着它的花蒂。 - 香剩不沾枝:虽然菊花的香气已经消散,但它的花瓣仍然挂在树枝上。 - 孤韵馀蟾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寿某邑令》。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日里棠阴满,三春香雾浓。 日里指的是白天,棠阴是指棠树的阴影。三春香雾浓是指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花明侵县郭,雉静绕山钟。 花明是指花开得明亮,侵县郭是指花开到了县城周围。雉静绕山钟是指雉鸡安静地围绕在山间,而山钟则是指山上的钟声。这里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乡村景色。 □获村村足,弦歌处处同。 □获是指丰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访五子山无用禅师 - 石林:指五子山的岩石林立,高耸入云。 - 金刹:佛教建筑中的寺庙,金色装饰。 - 中峰:五子山的主峰,位于半山腰。 - 白日空山梵(梵:佛教用语,意为诵经声):白天时分,山上僧人诵经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山谷中。 - 清飙(qīng biāo):清凉的风,这里指夜晚的微风。 - 静夜钟:夜晚时分,寺里的钟声清脆悦耳
诗句释义 1 名德倾兰省 - 这里“名德”指的是名声和德行,而“倾兰省”可能是指倾倒于某地或被广泛推崇。 2. 高文压艺林 - “高文”指高深的文采,而“艺林”是文人聚集的地方。这句话意味着某人的文章或学问非常高深,足以压过整个文学界。 3. 东人瞻北斗 - “东人”通常指的是东方的人,而“北斗”在古代中国是星宿的名字,代表北方。这句话意味着东方的人们仰望着北斗七星,象征着权威或者榜样。 4.
【注释】 1、朝阳:指朝廷。羽:指凤凰鸟,比喻贤才。 2、归应:归隐的意思。 3、蛾眉:指女子的眉毛,这里比喻贤妻良母。偏妒:嫉妒。 4、子云:指扬雄,字子云。载:载酒,即带着酒席。频:多次。 5、安石:指王安石,字介甫。登山剧:指登高作赋。 6、论天民:讨论天下百姓。天民,天下百姓。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作者在黄石斋年兄离开朝中任福建编户官时写的一首送别诗。全诗四联,首联点出送别的原因
【注释】 有机舂:用石杵春捣谷物。机,指春杵。 篱边隐箨龙:竹鞭从土里长出时,像一条小龙,躲在篱笆旁边。 庭虚蜂墐户:庭院空寂,蜜蜂飞来飞去。墐,同“葺”,修理。 曝背贪寒日:夏天炎热时,人们喜欢到树荫下或凉亭中乘凉,晒太阳,晒得皮肤发红。 支颐□□□:手撑着腮帮子。 明朝无个事,仄岭看孤松:明天没有什么事,可以到山坳处观看那一棵棵挺拔的松树。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在清晨来到山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