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经依壁水,握鉴倚珠渊。
道岂雕虫著,玄应罔象传。
多材逢匠石,神马识方甄。
岭外文风转,应知星斗悬。

【注释】

谈经:谈论经典。

依壁水:指倚靠在岩石上,形容静坐或深思的样子。

握鉴:用手拿着镜子,用来比喻观察和反思。

道岂雕虫著:道岂,难道;雕虫,比喻小技艺。

玄应罔象传:玄应,佛教用语,意为“空”或“无”,表示虚无的境界。罔象,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形似麒麟而没有角。

多材:多才多艺。

逢匠石:遇到良工巧匠。

神马识方甄:神马,传说中千里马名;方甄,方形的圭表。此处比喻贤才。

岭外:指山岭之外的地区,泛指远方。

文风:这里指文化、艺术风格。

应知:应当知道。

星斗悬:星星高悬。比喻才华出众。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是作者在一次与友人的交谈中抒发自己对文学、艺术的见解和体会,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首联“谈经依壁水,握鉴倚珠渊”,诗人以静坐沉思的神态,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卷。这里的“谈经”是指讨论经典著作,而“握鉴”则是指手持镜子,用以比喻观察和反思。通过这两个动作,诗人表现出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

颔联“道岂雕虫著,玄应罔象传”,诗人进一步展开了他的观点。他认为真正的学问不在于琐碎的小技,而在于追求大道。同时,他也指出了佛教禅宗中的空和无的理念,认为这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颈联“多材逢匠石,神马识方甄”,诗人用“多材”和“神马”两个比喻,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拥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才华的人,才能够像神马一样识别出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这里的“匠石”指的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工匠,而“方甄”则是方形的圭表,象征着公正和公平。因此,这里的“神马识方甄”意味着只有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地判断和选择自己要走的道路。

尾联“岭外文风转,应知星斗悬”,诗人以山岭之外为背景,表达了他对文化和艺术发展的期待。他认为,只有当文化和艺术发展到一定高度,才能够像星星一样高悬于天际,照耀着人类前进的道路。这里的“文风”指的是一种文化或艺术的风格和趋势。

整首诗通过对对话形式的对话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他的诗歌不仅富有哲理和诗意,而且充满了对知识和真理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