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颖
诗句原文: 竹宫窅窅秋风晚,芸阁沉沉昼漏稀。 独有蕃僧承诏宠,红衣白马退朝归。 译文: 竹林深处的宫苑在秋日的傍晚显得格外幽静,高高的殿阁内,时光仿佛被遗忘,白昼的钟声也变得稀疏。在这宁静而深远的环境中,一位蕃僧受到了皇帝的特殊恩宠,穿着红色的衣服,骑着白马从宫中归来。 关键词解释: - 竹宫:竹林深处的高官府邸或宫殿。 - 窅窅:形容景色或氛围深远、空灵。 - 秋风晚
秋夜和黄典签 遥夜天宇迥,开轩坐前楹。 月华临水动,凉风满庭生。 屡惜玄景至,悟兹尘虑清。 疏星明玉阙,委露金茎。 流序倏将迈,嘉朋纷远征。 微才旅群彦,鸣佩集玉京。 文词资丽泽,笙磬感同声。 非比江湖客,驰心摇悬旌。 注释: - 遥夜天宇迥:遥指的是遥远的意思,宇指天地,邃是深远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夜晚的宇宙深远无际。 - 开轩坐前楹:开了窗户坐在前面的柱子上。 - 月华临水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 题干要求赏析“题山水图”,首先明确题意,即对《题山水图》一诗的赏析。此诗是一首七绝。从诗的内容看,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景图:忆昔时八月归家后,北风吹雪洒衣上。枪竿岭上停车望,万木潇潇落叶飞。 首句“忆昔滦阳八月归”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及作者当时的心情。滦阳即指滦河之阳,在今河北省唐山市境内。这句诗中“忆”、“归”等词语都表达了诗人当时思乡的情绪
这首诗由三首组成。第一首,描写海风、雨、龙沙、金莲、紫菊等自然景物,以及笙歌、穹帐等宫廷生活的繁华景象。第二首,通过日暮时分的笙歌何处响起,来描绘五侯之家的奢侈豪华。第三首,用“日暮笙歌何处起”一句,来抒发作者对于这种奢靡生活和不健康的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担忧。 注释: - 上京次贡待制韵三首:指在京城(今北京)时所作,以待制身份吟咏的三首诗。 - 龙沙:古代称沙漠为龙沙,这里借指沙漠。 - 金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蓬莱仙子们学习长生不老之术,群帝们朝拜天帝。昨日,六龙回旋于北极,云裾霞佩汇聚于滦京。 蓬莱仙子: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那些追求长生不老的人。学长生:学习长生不老之术,追求永生。绛节迎:指皇帝出行时,仪仗队伍中有红色旗帜和旌节,表示皇帝的尊贵地位。云裾霞佩:指皇帝所乘坐的车驾装饰华丽,色彩斑斓,如云彩般的车盖和五彩丝带飘拂在风中。集滦京:聚集于滦京
酬邹伯谦见寄 白发萧疏忝侍仪,夔龙青琐许追随。 禁庐晚退仍分直,宣室春来屡祝厘。 翔凤远连双玉阙,流莺深啭万年枝。 老怀寥落将何补,空有云泉入梦思。 注释: ①“白发萧疏”四句:我年事已高,头发稀疏,惭愧地担任侍仪的职务,但像夔和龙一样的高位尚且可以追随;晚上退朝后仍然要值班,宣德皇帝在春天来临之际还多次赐宴庆贺。 ②“翔凤”四句:凤凰飞向远方连接着两个白玉砌成的宫阙,柳树深深婉转着歌唱
遥夜天宇迥,开轩坐前楹。月华临水动,凉风满庭生。 屡惜玄景至,悟兹尘虑清。疏星明玉阙,委露金茎。 流序倏将迈,嘉朋纷远征。微才旅群彦,鸣佩集玉京。 文词资丽泽,笙磬感同声。非比江湖客,驰心摇悬旌
海风吹雨度龙沙,满眼金莲紫菊花。 日暮笙歌何处起,高低穹帐五侯家。
白发萧疏忝侍仪,夔龙青琐许追随。 禁庐晚退仍分直,宣室春来屡祝釐。 翔凤远连双玉阙,流莺深啭万年枝。 老怀寥落将何补,空有云泉入梦思
涂颖是明代的诗人。 字叔良,出生于江西进贤,属于明初时期的文学家。他不仅具备深厚的书法造诣,还擅长篆、隶、行草等书体。他的诗作以简洁明快著称。在《上京次贡待制韵(三首)》中,描绘了海风吹雨过龙沙的景象,以及金莲紫菊的秋日景色,展现了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