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秀
【注释】 渴者易为饮:口渴的人,就很容易得到水。渴:渴望喝水。 饥者易为食:饥饿的人,就很容易得到食物。饥:饥饿。 方丈日:指太阳。一曰“方丈”指方形的土坛,即土坛,也作“方丈”,这里泛指土地庙。 前:前面或前面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劝诫诗,诗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首句“渴者易为饮”,以渴者得水为例,说明人饿了会想吃东西,但若没有水喝,就会渴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主要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重要诗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主旨,最后结合重点词句作答。“新诗”的意思是新作的诗歌,这里指作者自己所写的新诗。首联“姬文发号令,哀穷先令贱”的意思是姬文发号施令,哀怜贫困首先使地位低贱的人得到提升。这两句诗是写一个贤者在位,他善于用人,不因贵贱
这首诗是描述古代农业社会丰收的庆典活动,通过各种仪式和习俗来祈求丰收和国家的安宁。下面是逐句的详细解读: 大腊 1.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 - 日躔(太阳运行轨迹)和星记(星辰运行记录)都是古代观测天文的记录方式,而大吕则是指古代十二律之一的黄钟,象征着春天的开始,代表新的一天。 2. 玄象改次,庶众更新。 - 玄象指的是天上的各种星象,如月相、日食等,改次即改变次序
日躔星纪,大吕司辰。 玄象改次,庶众更新。 岁事告成,八蜡报勤。 告成伊何,年丰物阜。 丰禋孝祀,介兹万祜。 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穆穆我后,骛兹蒸黎。 宣力菑亩,沾体暴肌。 饮飨清祀,四方来绥。 充牣郊甸,鳞集京师。 交错留迁,纷葩相追。 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 有肴如林,有货如山。 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祥风叶顺,降祉自天。 方隅清谧,嘉祚日延。 与民优游,享寿万年
姬文发号令,哀穷先令贱。 齐景吐德音,益治一国半。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 玄象改次,庶众更新。 岁事告成,八腊报勤。 告成伊何,年丰物阜。 丰裎孝祀,介兹万祜。 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穆穆我后,务蕾蒸黎。 宣力菑亩,沾体暴肌。 饮飨清祀,四方来绥。 充仞郊甸,鳞集京师。 交错贸迁,纷葩相追。 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 有肴如林,有货如山。 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祥风协调,降祉白天。 方隅清谧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 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 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 魏晋时期名臣,著名地图学家。 裴秀出身著名的大族“河东裴氏”,少年时便颇有名气,后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世袭父爵清阳亭侯,迁黄门侍郎。 高平陵之变后,因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罢免。 此后历任廷尉正、安东将军及卫将军司马,参与谋划军国之政,参与平定诸葛诞叛乱。 因功转任尚书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 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 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 魏晋时期名臣,著名地图学家。 裴秀出身著名的大族“河东裴氏”,少年时便颇有名气,后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世袭父爵清阳亭侯,迁黄门侍郎。 高平陵之变后,因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罢免。 此后历任廷尉正、安东将军及卫将军司马,参与谋划军国之政,参与平定诸葛诞叛乱。 因功转任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