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
【注释】 属刻:指科举应试。同门:同窗。功课薄:考试时填写的成绩记录册。系诗四首:即《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作于科举考试之后。诗人因科举落第而心情抑郁,故写下这首七律。 开头一句写自己与同窗们同科考中,但都未及第,因而感到惆怅。二句写自己虽为同门,却未能同科,因此感到遗憾。三、四两句以登高望远来抒发感慨。“群玉山头望”,是说自己登上了群玉山
【注释】 鲲鹏变化且随风,出入千重云水中。鲲鹏:古代传说中的大鱼名。 行到光音应少驻,铿锵天乐海云红。光音:指佛家所说之妙音,即佛曲。 铿锵: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佛乐的诗歌。前两句是说,鲲鹏(神话中的大鸟)变化成风的样子,随着风飘动着,在云层中穿梭,飞来飞去;到了海边,又变成了一片云彩。这两句诗用拟人的手法,把鲲鹏比作风,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佛家的意境。 第三四句是说
注释:万木丛生,万玉鸣叫,只鳞片羽,万人都为之惊惧;更神奇的是,它们将散布在人间,化身为万亿的光明。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万木丛生,万玉鸣叫,只鳞片羽,万人都为之惊惧。然而,更为神奇的是,这些生物将散布在人间,化身为万亿的光明,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注释】 欧体:指欧阳询的书法,以方笔、瘦硬著称。隋人变古有唐风:指隋代书法家对古代法度的改变和创新。张邓:即张旭(708—789),字伯高,一字季明、籍长洲(今江苏苏州),唐朝文学家、书法家,官至常熟县尉。白虹:指唐代书法家的书法风格。苍茫:指书法的气势雄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论书绝句之一,诗中通过比较欧体与隋代及唐代书法的特点,指出了它们在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不同地位。
秋心五首 峰峦无数著楼台,老木荒僵春气回。 夜读道书晨叩齿,秋心忽见万红开。 注释: 峰峦无数著楼台:山峰和楼阁层层叠起。 老木荒僵春气回:枯萎的老树在春天里复苏,生机盎然。 夜读道书晨叩齿:夜晚读书,清晨敲齿。 秋心忽见万红开:秋天的心里突然看到万朵红花绽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首句“峰峦无数著楼台”描绘了山峦与楼阁的美景
``` 论书绝句 鲁公端合辨香薰, 茂密雄强合众芬。 章法已传郙阁颂, 更开草隶裴将军。 注释:这是一首关于书法的诗。首句“鲁公端合辨香薰”指的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其笔力挺拔,气势磅礴,如同辨别香气一般鲜明。第二句“茂密雄强合众芬”形容他的书法风格,如茂盛的树木和强劲的力量,融合了多种芬芳。第三句“章法已传郙阁颂”表明这种书法的风格已经传承到宋代,郙阁颂是颜真卿的一种书法作品
【注释】 韬光寺:位于浙江天台县赤城山,为唐大诗人李白晚年归隐之所。 深万竹:形容竹林茂密。 一峰圆:指山峰圆润如一。 磴道盘青:石阶盘旋,环绕在青绿的山间。 欲上天:好像要飞上天一样。 空翠湿衣:雨后天晴,空气十分清新。 合:云气聚集。 身行:身体在行走。 作飞仙:像神仙一样飘然飞翔。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以“韬光”命名,表明自己归隐山林的志愿和决心,也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注释】 琅邪:指汉琅琊王刘胜,是汉代著名学者。 茂密:形容书籍多。 郙阁:指东汉末年蔡邕,字伯喈,为汉末著名的学者、书法家、音乐家,善书法,尤工篆隶书。 褒斜:指褒国(今陕西省褒城镇)人张芝,三国时魏国著名书法家,擅正草书,其书法笔力雄健,气势奔放。 变疏匾:指东汉末年蔡邕,字伯喈,为汉末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善书法,尤工章草、八分书和隶书,能戒熹平变疏匾。 彦云
南宫书评妙难量,跳掷偏兼对越庄。 灵庆池边遗石在,神锋峻立独回翔。 注释:南宫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指代的是古代的书法名家或名迹。"跳掷偏兼对越庄"意味着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既能跳跃自如,又能与古人的书法相得益彰。"灵庆池边遗石在,神锋峻立独回翔"描述的是一幅画面,灵庆池边的一块石头上,刻有他的书法作品,那笔力遒劲的线条仿佛在飞翔,独自回旋。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古代书法大师的风采
【注释】 《论书绝句十五首》是唐代诗人张蠙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第十七首,全诗通过赞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酷爱和对书法创作中“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此诗前两联写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高超,后两联写王羲之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餐霞(1):指吃仙药。神采(精神、气色):指精神。绝人烟:形容王羲之书法的艺术成就超越世人之上。书仙:指王羲之被后人尊为书法之神。石门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