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邪茂密集书成,郙阁褒斜章法精。
能戒熹平变疏匾,仅传古法彦云铭。

【注释】

琅邪:指汉琅琊王刘胜,是汉代著名学者。

茂密:形容书籍多。

郙阁:指东汉末年蔡邕,字伯喈,为汉末著名的学者、书法家、音乐家,善书法,尤工篆隶书。

褒斜:指褒国(今陕西省褒城镇)人张芝,三国时魏国著名书法家,擅正草书,其书法笔力雄健,气势奔放。

变疏匾:指东汉末年蔡邕,字伯喈,为汉末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善书法,尤工章草、八分书和隶书,能戒熹平变疏匾。

彦云: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王献之幼年就学于父亲,深得其法,后拜郗愔为师,精研《兰亭》帖,遂以行书名世。仅传古法:只传习古代的书法方法。彦云铭:指王献之的书法作品《洛神赋十三行》。

【赏析】

《论书绝句十五首》共15首,这是其中的第15首。这首诗主要论述了王献之与他父亲王羲之在书法艺术方面的区别。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影响深远,而王献之则继承了父亲的传统,但又有自己的特点。诗中通过比较两位书法大师的作品来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句“琅邪茂密集书成”,说的是王羲之的书法成就非常高。琅邪王氏家族是东汉以来的世家大族,世代簪缨,门祚显达。王羲之的曾祖父王正和因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姓为王,任太子舍人。祖父王旷曾任太傅主簿,父王肃官至黄门侍郎,累迁秘书丞、司徒右长史。王羲之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里,自幼聪明好学,六岁时就学习书法,十二岁开始练习书写,到了十九岁时便已小有名气了。他的书法成就之所以高,是因为他在少年时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

第二句“郙阁褒斜章法精”,说的则是另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东汉末年的书法家蔡邕。蔡邕不仅精通书法,还擅长音乐、天文、历算等学问。他的书法作品《曹娥碑》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的书法风格独特,笔画流畅,结构严谨,章法精当,是当时书法艺术的代表。

第三句“能戒熹平变疏匾”,“能戒”指的是能够改正错误。《熹平石经》是一部刻在石碑上的儒家经典的集合体,由东汉光武帝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蔡邕等人共同主持编纂。其中的文字经过精心选择和加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能戒”在这里意味着王献之能够继承并发扬父亲的优秀传统,使书法艺术更加完善。

第四句“仅传古法彦云铭”,则是指王献之继承了父亲的传统,但又有所创新。他虽然继承了古法,但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彦云铭”指的是王献之的书法作品《洛神赋十三行》。这组作品被认为是王献之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其精妙的笔法和流畅的线条而闻名于世。

最后一句“未若二公少时作”,则是指王献之与父亲王羲之相比,还显得稍逊一筹。这里的“二公”指的是两位书法大家——王羲之和蔡邕。他们都是书法史上的杰出代表,而王献之虽然也有很高的成就,但与这两位大师相比,还是略显逊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