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曲松风长,峰面洞门閟。
山掩七八重,泉绕堂阶地。
山水幽以深,横舍清而丽。
书院阅千年,创自李唐季。
欧人矜古校,最古无我逮。
紫阳光大之,象山来掎袂。
讲学流美谈,一言辨义利。
汉宋有晦翁,集成学为至。
理气穷太极,治行高揭厉。
心性掸精微,训诂新义例。
馀事事诗文,旁及参同契。
滂博无不该,精粗无所滞。
居敬以穷理,中心岂有弊。
大学与中庸,纯粹有次第。
孟子配论语,洙泗心传继。
五经失微言,四书发大义。
八百年学风,无出新安制。
寔为新教主,后圣范一世。
大鉴易佛法,路得改耶系。
三子大力人,鳌负摇地势。
大道虽未闻,太平法尚蔽。
此乃刘歆罪,难为考亭喟。
侁侁走胄子,俎豆捧堂陛。
惜仅习八股,学业陋以废。
殿庭罗瓷盎,盐酱陈琐细。
吁嗟此名校,一旦至此秽。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不详。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再题:这是一首诗歌的名字,可能是作者对自己作品的一种评价或总结。
涧曲松风长,峰面洞门閟:描述了一幅山涧中松树林立,峰峦之间洞口紧闭的画面。这里的“涧曲”指的是山涧弯曲曲折,“松风长”则形象地描绘了山涧中松树随风摇曳的景象。”峰面洞门閟”则表达了山峰陡峭,洞口紧闭的情景。
山掩七八重,泉绕堂阶地:描绘了一座山被云雾笼罩,层层叠叠,山间小溪潺潺流过台阶的场景。这里的“泉绕堂阶地”形象地描绘了泉水环绕着台阶流淌的情景。
山水幽以深,横舍清而丽:赞美了山水的幽深和美丽。这里的“山水幽以深”形容山水的景色深邃迷人,“横舍清而丽”则形容建筑(横舍)清新而华丽。
书院阅千年,创自李唐季:书院历经千年,起源于唐朝。这里的“书院”指的是古代的私学,即私人设立的学校。”阅千年”表示书院历史悠久,”创自李唐季”则说明书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
欧人矜古校,最古无我逮:表达了对古人学识的敬仰。这里的“欧人”可能指的是欧阳修(字永叔),他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散文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欧阳修是最古的人,但我却无法超越他。
紫阳光大之,象山来掎袂:形容紫阳真人(道教人物)光芒四射,如日中天。这里的“象山”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南岳衡山”,象征着佛教的崇高地位。”掎袂”意为拉住衣袖,比喻支持或协助。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紫阳真人如何支持或协助佛教的发展。
讲学流美谈,一言辨义利:赞美了讲授学问的方式以及其对道德和利益判断的指导作用。这里的“讲学”指的是传授知识、技能等学问。”一言辨义利”则表示通过一句话就能分辨什么是道德,什么是利益。这句话可能是在赞扬某种教育方式能够深入浅出地帮助人们理解道德和利益的关系。
汉宋有晦翁,集成学为至:赞扬了汉宋时期著名的学者朱熹,认为他的学说最为精妙。这里的“晦翁”指的是朱熹,他是南宋时期的理学家。”集成学为至”则表示朱熹的学说达到了极致。
理气穷太极,治行高揭厉:描述了理与气相互关联,达到太极境界,治理行为高尚而坚定。这里的“理气”指的是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概念,即事物的本原或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太极”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理与气的统一,以及这种统一对于治理的重要性。
心性掸精微,训诂新义例:赞美了对于心性的理解深刻,对于训诂(解释古籍的文字)有新的方法和体系。这里的“心性”指的是人的思想和情感,“精微”表示深刻而微妙,“训诂新义例”则表示对训诂方法有创新和改进。这句话可能是在赞扬某人对心性和训诂有着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馀事事诗文,旁及参同契:除了诗歌和文章外,还涉及到其他领域,包括《参同契》。《参同契》是道家的一部经典著作,涉及了许多关于宇宙和人生的道理。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某人的多才多艺,不仅限于诗歌和文章的创作,还包括其他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滂博无不该,精粗无所滞:形容知识的广泛和全面,没有遗漏的地方,也没有停滞不前的状态。这里的“滂博无不该”表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非常丰富,“精粗无所滞”则表示无论细节还是整体都处理得当,没有停滞不前的情况。这句话可能是在赞扬某人的知识丰富且全面,思维活跃且不受限制。
居敬以穷理,中心岂有弊:强调通过保持敬畏之心去追求真理,内心不会有缺陷。这里的“居敬”表示保持敬意和谦逊的态度,“穷理”是指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通过内心的敬畏和谦逊去追求真理的重要性。
大学与中庸,纯粹有次第:称赞《大学》和《中庸》这两部儒家经典著作的思想纯正且有条理。这里的“大学”指的是《礼记》中的一篇,讲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中庸”则是《论语》中的一篇,强调中庸之道的重要性。这句话可能是在赞扬这两部经典的思想纯正且有条理。
孟子配论语,洙泗心传继:称赞孟子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相似,都是从洙泗地区(今山东地区)传承下来的。这里的“洙泗”指的是洙水和泗水,分别位于今天的济宁市和泰安市一带,是孔子和孟子的故乡。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五经失微言,四书发大义:指出儒家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中失去了原本的精髓和意义。这里的“五经”指的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微言”表示精微而深刻的言语。这句话可能是在批评儒家经典著作中的某些观点不再具有原有的深刻含义。
八百年学风,无出新安制:赞誉新安学派(即徽州学派)八百年的学术传统无人能出其右。这里的“新安制”指的是新安学派的学术体系和教育方法。这句话可能是在赞扬新安学派的学术传统和教育方法的独特性和先进性。
寔为新教主,后圣范一世:自称是新安学派的开创者,后世的圣人也以他为榜样。这里的“新教主”指的是新安学派的创始人或领袖,“后圣范一世”则表示后人应该以这位圣人为榜样。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新安学派创始人的崇敬之情和新安学派对后世的影响。
大鉴易佛法,路得改耶系:认为大乘佛教的真谛可以通过易经来理解,并认为禅宗的道路就是修正西方教派的错误。这里的“大鉴易佛法”指的是对大乘佛教真谛的理解和领悟,“路得改耶系”则表示禅宗的道路是通过修正西方教派的错误而来的。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大乘佛教真谛的理解以及对禅宗道路的看法。
三子大力人,鳌负摇地势:赞美三儿子(可能是指某位家族成员)具有强大的力量和智慧,如同巨大的鳌鱼背负着动摇大地的力量。这里的“三子大力人”指的是三儿子具有强大的力量和能力,“鳌负摇地势”则表示三儿子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这句话可能是在赞扬某人的能力和影响力。
大道虽未闻,太平法尚蔽:虽然还没有听闻大道(真正的道理或原则),但太平之法(理想的社会治理方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里的“大道”指的是真正的道理或原则,“太平法”指的是理想的社会治理方式,“未闻”表示尚未听闻或理解,“尚蔽”表示仍然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期待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此乃刘歆罪,难为考亭喟:这是刘歆(汉代学者)的过错,难以为他的言论找到合适的解释或辩解(考亭喟)。这里的“刘歆”指的是汉代的历史学家刘歆,他因伪造《周官》一书而受到谴责;“考亭”是宋代的一所书院,此处代指宋代的学者们。这句话可能是在指责某些人的言行不负责任,难以为其言论提供合理的解释或辩解。
侁侁走胄子,俎豆捧堂陛:描述一些年轻人(胄子)匆忙奔走,手持祭器(俎豆),站在殿堂的台阶上恭敬地侍奉(俎豆捧堂陛)。这里的“侁侁走胄子”指的是匆忙奔走的年轻人,“俎豆捧堂陛”则表示手持祭器站在殿堂的台阶上恭敬地侍奉。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庄重而有序的场景。
余事皆诗文,旁及参同契:除了诗歌和文章外,还有其他事情涉及《参同契》,即涉及许多关于宇宙和人生的道理。这里的“余事”指的是除了诗歌和文章之外的其他事务,“诗文”指的是诗歌和文章,“旁及参同契”则表示这些内容涉及许多关于宇宙和人生的道理。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除了诗歌和文章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涉及了宇宙和人生的道理。
滂博无不该,精粗无所滞:形容知识的广泛和全面,没有遗漏的地方,也没有停滞不前的状态。这里的“滂博无不该”表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非常丰富,“精粗无所滞”则表示无论细节还是整体都处理得当,没有停滞不前的情况。这句话可能是在赞扬某人的知识丰富且全面,思维活跃且不受限制。
居敬以穷理,中心岂有弊:强调通过保持敬畏之心去追求真理,内心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