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狼当道狐凭社,竟卖中原起沸波。
迁史愤心尊聂政,泉明诗咏慕荆轲。
要离有冢谁能近,博浪无椎可奈何。
羞甚苍生四百兆,岂闻一客剑横磨。
【注释】
封狼当道:指秦朝末年,刘邦在陈地被项羽围困。
狐凭社:比喻奸臣依附权贵。
竟:竟然。
泉明:即刘向(前77-前6)西汉文学家、目录学家、《楚辞》的编辑者。
荆轲:战国时人,以刺秦王闻名。
要离有冢:要离是春秋末期吴国的一个勇士。相传他为了刺杀公子庆忌,曾挖开庆忌的墓穴。
博浪无椎可奈何:传说战国时吴国人越王勾践曾用木棍击破大石,后来他的儿子也用同样的棍子打死了吴国的国王夫差,所以“博浪”一词用来表示英雄的行为。
苍生:百姓。
四百兆:中国历代帝王的自称,“万邦”,指天下万国。
一客:指荆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读《史记·刺客列传》后有感而发之作。
首句“封狼当道狐凭社,竟卖中原起沸波”的意思是说,秦王朝像狼一样在道路上横行霸道,狐狸依仗着土丘上的祭祀,竟出卖了整个中原。这里诗人用了“狐”和“土丘”两个意象,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奸臣当道的黑暗局面。
次句“迁史愤心尊聂政,泉明诗咏慕荆轲”的意思是说,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聂政的尊敬之情溢于言表;刘向则在他的诗歌中赞美了荆轲的英勇行为。这里,诗人通过“迁史”和“泉明”这两个词,表达了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要离有冢谁能近,博浪无椎可奈何”。意思是说,要离虽然已经死去,但他的坟墓却无人能够接近,因为那里藏着一把可以致命的武器——博浪沙的巨椎。这句诗通过“无椎”这一细节,暗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动荡。
最后一句“羞甚苍生四百兆,岂闻一客剑横磨”的意思是说,我为天下苍生感到羞耻,因为我听说有一个刺客正在用他的剑磨利,准备行刺暴君。这里的“四百兆”是指天下所有的百姓,而“一客”则是荆轲的别称。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分析,展现了一个黑暗的时代背景下,那些忠诚勇敢的人物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它表达了诗人对于正义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那些为了信仰和理想而奋斗的人们的敬佩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提醒人们关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