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一般考核诗歌的内容和思想观点。答题时先回答出原诗内容,再从手法、情感等角度分析,最后结合全诗指出自己的答案。注意要答出关键词。 (1)首联“大司马幸庵彭公弟济永省兄西还次韵”,大意是:幸得大司马的恩泽,我的弟弟彭济永来探望兄长西归。 (2)颔联“郊薮凤麟宁易得,朝家罗网正高张”意思是
这首诗是诗人为友人送别的。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对国家人民的关心。 诗句释义: 1. “清朝父子羡韦平,宠眷同时荷圣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羡慕唐朝的韦平,因为他得到了皇帝的宠爱和关怀。这里的“宠眷”指的是皇帝对臣子的恩宠和照顾。 2. “奉币汉祠方摄祭,扬鞭蜀道岂难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在祭祀的时候会带着礼物,所以我会去蜀地(今四川)进行祭祀
注释: 1. 笔床茶灶具轻舟,拟向湘江昼夜浮:我准备用笔床和茶灶做船,去湘江日夜游玩。 2. 大块何心令我病,高人从古与天游:大地为何要让我生病,而高人自古以来都是与天同游。 3. 梦思海上蓬莱岛,兴在湖南杜若州:我梦见自己身处蓬莱岛上(神话中的仙山),兴致勃勃地想要到湖南省的杜若州去。 4. 三十八年尘土里,风霜空敝黑貂裘:我在尘世已经三十年了,风霜雨雪都让我的衣服变得破旧不堪。 赏析:
诗句释义:我来游览还记得我小时候的样子,塔顶上分明可以看到鹳雀栖息。 译文: 来游玩时我记得自己孩提时候的样子,那座塔顶清晰地映入我的眼帘,仿佛可以看见鹳雀在上面筑巢。 关键词解释: 1. 法自黄梅传岭外:黄梅县的佛教文化流传到岭南地区。这里的“黄梅”可能指的是古代黄梅县(今湖北黄梅县)的佛教文化,而“岭外”则是指岭南地区,即今天的广东、广西一带。 2. 人从郴水住湘西:郴州位于湖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淳熙三年(1176)春初至南岩游览后所作。 开头两句,点明地点:“砻岩去吾郡城虽不远”。这一句中“砻”字的注音和“虽”字的注音是关键。“砻”,磨光石器或金属的词,这里是用来形容山石的坚硬;“虽”,表示让步关系,意思是“虽然……但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离县城很近的一个山名叫砻岩。 第三句“顾平生未始一游自去年冬仲至今年春季未半岁间乃获两至”,是说
诗句:晨起科头坐小斋,纷然寒雀噪空阶。疏疏蒲柳霜先瘁,短短松篁雪半堆。 译文:清晨起床,我随意地梳洗后坐在简陋的小屋里,外面传来了寒雀的喧闹声,在寒冷的早晨显得特别突出。院子里的蒲柳和松树在初霜中已经枯萎了一半,而屋前那一片雪已经堆积到了一半。 注释: - 科头:指不戴帽子,形容随意、不修边幅的样子。 - 寒雀:指春天的寒雀。 - 空阶:指空旷的台阶。 - 疏疏:稀疏的样子。 - 短短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鉴赏。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明确题干所给信息“赏析”。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然后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手法技巧等分析其情感主旨。本题要求赏析诗歌的内容。注意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如“尘世劳劳宦海间”“新衔初换苏州倅”“庭前荆树重乡关”等,结合诗中意象和意境来分析其表达的情感。如“尘世劳劳宦海间,几人垂老即投闲”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新衔初换苏州倅
```plain 寺背城闉客到稀,白云终日锁禅扉。 - 注释:寺庙背倚着城邑的外围,客人来访稀少;白云整天笼罩着禅房的门扉。 -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寺院景色,客人稀少,白云覆盖着禅房,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 几人冒雪寻僧话,何处凌空有锡飞。 - 注释:几个人冒着大雪去找僧人聊天;什么地方有僧侣在飞翔? -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冒着大雪寻找僧人的场景
【注释】 残腊:除夕。柴荆:指柴门,借指隐居之地。百年:指人的一生。 两月:一作“二月”。烟蓑:用竹叶或草做成的遮阳伞,用来遮雨避风。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归家时所作。首二句写诗人在除夕夜对人生短暂和岁月无常的感慨。“寒云”“拥柴荆”等意象营造了凄冷的气氛。 三、四句抒发诗人对人生苦短的感叹。他感叹自己活不过百年,而短短两月就看不到晴朗的天空。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悲凉之感。 五
【注释】 遣怀:抒发胸怀。分:分别。竹下与松间:指隐居之地,即山中。牧叟樵夫:泛指隐士。任往还:任意来往。忧国泪边空白鬓:忧国事到极悲愁时,白发都变白了。登楼眼里有青山:登高看到青山。诗成伏枕聊乘兴:作诗写成后,伏在枕上稍得休息。酒对看花暂解颜:喝着酒赏玩花朵,暂时忘却忧愁。世事百年徒役役,那知物外有人闲:世上百年都是徒劳无益的奔波,哪里知道物外有人悠闲自在。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