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刚中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出答案,涉及的主要内容有:作者的思想感情、艺术手法、语言特点等。答题时思路要开阔,注意分条作答。从整体上把握全诗,明确主旨,在此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主要词语,结合注释和题目的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本题中第一句“竹边小径跨寒溪,息念临流万虑非”,诗人沿着竹边的小径走过一条跨过寒溪的小路
【注释】 贵溪道中四绝:指唐代诗人王维的《宿郑州》。这首诗写在旅途中傍晚投宿于一个农家。诗的前两句写暮色中的山村景色;后两句写落日余晖,山雨欲来的情景。四绝:绝句。 晚投村舍款柴扉,一望门前野色微。 晚:太阳西斜了。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门扇。 门框上横竖交叉着的木棍叫做“棂”。 款:敲,击。 一望:一眼望去。 门前:家门口。 野色:野外景色。 微:微微地。 西日堕云(luò)斜照尽
注释:暮春时节,山间的景色非常美丽。屋角的绿树成荫,绿叶团团簇拥着房屋。 薄傍晚霞中透着几缕云彩,天空中的云彩稀疏地飘过雨后。小麦田里,一阵阵微风吹过,麦穗轻轻颤动着,仿佛在跳动着轻盈的花。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小诗。首句"即事二绝 其二"是诗人在暮春时节,看到山间景色的美丽,因此写下了这首诗。第二句"暮春景物称山家",描绘了山家春天景色的美丽。第三句"屋角团团绿叶遮"
屋后瓜田与芋园相连,门前荒凉只有庵门。 愚钝无知不顾妻儿笑,仍然在灯下夜以继日地读书。 注释: 1. "屋后瓜畴":屋后的田地上长满了瓜果。 2. "接芋区":芋区的边界与瓜田相接。 3. "门前寥落":门前显得十分空旷。 4. "翳庵䕡":遮蔽了庵的门窗。 5. "愚痴":形容一个人很愚蠢。 6. "不顾":不关心。 7. "妻儿笑":妻子孩子嘲笑。 8. "依旧":仍然。 9.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名篇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句子的意思,可运用排除法,将明显有错的词语或句子排除,得出正确答案。本题注意关键字的提示,如“枯肠”“笋尖”“麦秀”等。 【答案】 译文:春天到来的时候,我居住在乡村之中,心中充满喜悦之情。春天到来的时候,我饱食着春光。春到村居好,枯肠饱可图。 笋尖将露角,麦秀欲生须。注释:春到村居好,春天到来的时候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分析: - 抚字心劳清愈甚 “抚字”可能是指养育,抚养之意。“心劳”表达了内心的辛劳和付出。“清愈甚”表示这种辛劳带来了极大的益处和精神上的满足。整体上,这一句描述了养育之苦带来的极大精神收益。 - 洁廉官小俸无多 “洁廉”指的是廉洁,不贪污。“官小俸无多”说明官职虽然不大,但俸禄不多。这里表达了尽管职位不高,但由于自身的清廉,生活依然过得较为简朴。 -
注释:酷热的夏天,烈日炎炎,时间过得特别慢,总是想吃很多酒。虽然封寄来的琼浆玉液非常美,但一瓮又如何能够滋润干涸的喉咙。 赏析:诗人以“炎炎”起兴,描绘了夏日的炎热和漫长,为下面的抒情做铺垫。接着,诗人以“馋吻”、“累百觞”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贪吃和贪饮之情。然而,尽管封寄来的酒非常美味,但一瓮酒又怎能滋润干涸的喉咙呢?这里的“何以润枯肠”表达了诗人对酒的渴望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注释:客夜,即客居之夜,指作者在异地为官时过冬的夜晚。霜寒是冬天特有的现象。晓寒,即清晨寒意逼人,使人感觉冷。欺,欺侮、侵扰的意思。入疏窗,进入疏疏落落的窗户中,形容寒气逼人的天气。梦破江南一夜霜,梦中的景色与现实相符,但醒来却感到寒冷刺骨。可但,只是如此而已。山林小摇落,山林中的树木也开始凋零。黄,落叶。树头无叶可飞黄,树上没有叶子可以飘落如金色的秋叶。 赏析
注释:我学着种菜,不是因为想成为权贵,而是因为我不想吃肉。谁又能说隐居山林是我避世的名号呢?我本性就像麋鹿一样,野性难改。但我却不想在朝堂上为官,去追逐名利。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思想。他以“野性如麋鹿”来比喻自己的性情和志趣,强调自己与世俗生活的格格不入。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像麋鹿一样,远离尘世纷扰,自由自在地生活
【注释】 后生:指年轻一代。修饰:打扮。正:正当,正是。争妍:争相艳丽。何颜:什么脸面。与拍肩:同辈互相拍拍肩膀,表示亲热。嵇康:三国魏的著名文学家、音乐家和哲学家,曾为曹操所忌。高眠:即高眠,指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绝句是说年轻人争相打扮,而老年则无颜与人交谈,更别提拍肩相邀了。最后两句以嵇康为例,表明只有像他这样清高的隐士才能安享宁静的生活。全诗语言质朴,含义隽永,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