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刚中
六月初八义荣司谏自福庆山见过奉陪游西岩以新茶享石佛抵暮出山明日成古诗一章为谢云 穷巷绝舆马,衡门翳蒿莱。 烦公赤墀步,踏我幽径苔。 念旧昔云有,此道今微哉。 俗薄风义重,稍压万古回。 衣冠冒暑至,笑语带凉来。 愧无一尊酒,临风相对开。 乃得陪杖履,崎岖访岩隈。 野寺生网虫,长廊阒颠摧。 晬容守孤殿,坐对寒炉灰。 公独屑琼草,芬馨荐中怀。 但念石佛古,岂顾多尘埃。 妙语入幽隐,高情肆徘徊。
【注释】 家旁有庙:家旁边有座神庙。其巫:庙里的巫师。每岁旦(元旦):每年元旦。鸣角作法以觞(sǎng)其神:敲着木角,作法祭神。觞:酒,祭神的酒。邻里闻角声则知其将晓:邻居听到打鼓报信的人敲打木角,就知道天快亮了。天将晓:天亮。里巷拜年争欲早:街上巷子里的人们争着在元旦这天互相拜年,都想早点起床。我惊节物懒下床:我惊讶于这个节日,懒得起床。节物:节日之物。懒下床:不想起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技巧以及思想情感的分析和理解。首先要求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词语,写出诗句的意思,然后进行翻译,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最后写出自己的看法。 天寒:天气寒冷。 清寒作新雪,玉花仅堆积。云破煦朝曦,数霶忽消释。余阴变小雨,颇似烟羃羃。时见庭前槐,枯梢水珠滴
译文 我嘲笑别人把钱买来田园,担心生财不够神速。 现在我要借钱买些偏僻的书籍,贪多反而觉得不足。 比较钱的多少可以颠倒次序,怎能有瓶中储存的粟米? 嘲笑自己又嘲笑自己的愚蠢,笑完仍然拿起书来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不同生活追求的思考。在古代社会,人们往往认为拥有更多的财富、田产是成功和地位的象征。然而,这首诗却表达了一种与这种传统观念不同的生活态度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思想观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从诗中找出关键诗句,并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 “孤根抱石半岩生”,意思是:梅花孤零零地生长在岩石上,半山腰间。这是说梅花虽然生长在岩石之中,却并不因此感到孤独,依然能够傲然挺立。“玉骨知春自发荣”,意思是:梅花的质地像玉石一样坚贞,它知道春天来临了,便自然地开放了
【注释】 柴门:指简陋的门户,也指隐居生活。 心地:心境。灰:灰暗。比喻心灰意冷。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诗人晚年归隐生活的诗作。诗人在山林中随意栽花种木,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但诗人并不因此满足,他感到自己多年来的心志已经像灰一样,没有一点生气了。这首诗是诗人自述隐居生活的诗句。诗人以“偶成”为题,说明这种生活是偶然形成的,是无意为之,并非有意追求。开头两句写山中栽花植木的生活情景
【注释】 风柳惊霜:风中柳树因寒霜而颤抖。惊,惊动;霜,指白霜。日夜飘:整日整夜地飘荡着。客程:旅途。中夜:半夜时分。马萧萧:马嘶声。鞍:马鞍。仿佛如残梦,意谓似乎像是做了很久的梦,刚刚醒来一样。晓月:早晨的月亮。一钩:弯月。犹未消:还没有消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旅途中所见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与凄凉之情。 首句“风柳惊霜日夜飘”写柳枝在风中摇曳,好像被霜打一样
先输出诗句 天遣长庚下碧空,再将太白作坡翁。 译文 天命使长庚降临碧空,再次使白云成为山坡上的老翁。否则怎能有四百二十九诗篇,并在浔阳太极宫中寻得宿命。 注释 1. 天遣长庚:天命或天意让长庚星降落在天空中。 2. 下碧空:降落在蓝天之中。 3. 再将:再次。 4. 太白:李白,唐朝著名的诗人。 5. 作坡翁:把李白比作山坡上的老者。 6. 不然:如果不是这样的话。 7. 安得
即事二绝其一 春风尽日恣颠狂,吹散游云夜月光。 露带清寒入花骨,暗寻帘幕度幽香。 【注释】 1、即事:眼前所见之事。 2、“春”三句:写春风拂动帘幕,使室内的花香飘荡到户外。“尽日”:整日。“恣颠狂”:任凭春风自由狂放。“吹散游云”:指春风把帘幕上的游云吹散。 3、“露”三句:写露珠沾在花瓣上,使花朵更加清香。“花骨”:指花蕊,这里代指花朵。“暗寻”:暗中寻觅。“帘幕”:指帘子后面的帷幕
【赏析】 《素馨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夜卧时闻到素馨的香味。素馨是一种花名,其花形似茉莉而香气浓郁。此诗以“素馨”为题,取其香气袭人的特点来写,全诗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形象生动,富有情趣。 首句“广人谓取素馨半开者囊置卧榻间终夜有香用之果然”,意思是说广东的人认为采到未开完全的素馨花放在床头上,整个晚上都能闻到香味,并且还特意买来用了确实如此。 次句“素馨玉洁小窗前,采采轻花置枕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