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刚中
【注释】 桂堂:桂花堂,唐白居易别墅。劝客满觞(shāng):请客人喝干杯中酒。尝:尝试。渡野塘:渡过野外的池塘。寒酒罢:冷掉的酒。明:指月光明亮。爱:欣赏、喜爱。二诗:第二首诗。其二:《白香山集》作“其一”。 译文: 穿花坞风吹过,竹梢上月光明亮。三杯浅斟小酌,狂歌万古情怀。使旌在黑夜中飘浮,归船发出寒冷的声音。倦于旅途,没有浆甘蔗解酒,早晨醒来还感到头昏。 赏析:
病酒 酲病初非病,寻真却损真。 孤愁如送别,清渴欲生尘。 嗅菊时思杜,薰香未惬荀。 蔗浆知可析,莫致一瓯新。 注释 病酒:因饮酒过度而致病。 酲病初非病,寻真却损真。 病酒:因饮酒过量而导致身体不适。寻真却损真:追寻真理反而失去了真实的自我。 孤愁如送别,清渴欲生尘。 孤愁如送别,清渴欲生尘:孤独的忧愁就像送别一样;口渴想要喝水却又生出灰尘。 嗅菊时思杜,薰香未惬荀。 嗅菊时思杜,薰香未惬荀
十月二十三日赵守侵早泛舟游西山有诗即席和此 【注释】: ①十月二十三日赵守(zhàng):指唐代诗人杜甫。 ②侵:接近,到达。 ③早:早晨。 ④泛舟游西山:泛舟,就是坐船。游西山,游览西山。 【译文】: 清晨开船逼近雾气,转桨顺江流。 寺径盘旋在龙的腹部,州旗映照着马头。 水边香草细长,云际小桥幽深。 写物钦敬清绝,作诗愧对悠远。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友人赵守的题咏之作。诗中描绘西山景色
注释: 春天到来时,住在村中的好; 园林景色令人愉悦和兴趣。 蚕贪婪地从桑叶中吸取营养, 蜜蜂忙着采集花蜜,忙碌不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乡村的宁静美好,诗人以生动的形象,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活力。 首句“春到村居好”,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接着“园林兴味长”,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使得诗篇充满了生机。 第二句“蚕贪桑眼出”,形象地描绘了蚕的生活状态
南山春晏蕨生芽,怪得清寒数倍加。 注释:南山春天的景色宁静而美好,山中的蕨菜开始发芽生长了。这种景象让人觉得春天的寒冷似乎比平常多了很多倍。 一雪洗将红紫去,高低林树试瑶花。 注释:一场大雪降临后,所有的红花和紫花都被覆盖住了。无论是高高的树木还是低矮的灌木,都仿佛被一层神秘的白色面纱所遮盖
幽趣无人会,云依远岫行。寒塘时拨刺,古木楼敲铿。壁壳拖涎钝,花飞度粉轻。山泉烹石鼎,孤啜不胜清。 注释:这十二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水间寻觅幽趣、品味自然的闲适与清新。 赏析:这首诗是《幽趣十二首》中的第十二首。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幽趣无人会,云依远岫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诗人独自欣赏着远方山峰上飘渺的云雾
幽趣无人会,春风自过门。 注释:这里的“幽趣”指的是一种深藏不露的情趣或智慧,而“无人会”则表示这种情趣或智慧并不为大众所理解或欣赏。因此,整首诗的意思是说,虽然这种独特的情趣或智慧不为大众所理解,但春风却能够感受到它的气息,轻轻吹过门扉,带来生机和活力。 青圆梅弄子,绿隘竹生孙。 注释:这里的“青圆”是指青绿色的圆形物体,而“弄子”则是玩耍的动作,“梅弄子”则表示梅花在风中摇曳
幽趣无人会,天宽物自容。 夔休怜踸踔,鱼勿为噞喁。 吟苦秋虫适,身闲沙鹭慵。 举头常见日,山水任重重。 注释: - 幽趣无人会,天宽物自容:幽深的趣味无人能够理解,自然宽广无垠。 - 夔休怜踸踔,鱼勿为噞喁:夔不要怜悯跳跃的青蛙,鱼儿不要羡慕鸣叫的鸭子。 - 吟苦秋虫适,身闲沙鹭慵:吟唱到深夜,秋天的虫子也感到惬意,身体悠闲的沙洲上的野鸭懒得鸣叫。 - 举头常见日,山水任重重:抬头看到太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幽趣》。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幽趣无人会,闲中见物天。 绿虚甘露结,红皱水晶圆。 倒孕潜资化,成行出暮膻。 寰中无巨细,动静各随缘。 注释: - 幽趣无人会:幽静的境界无人能领会。 - 闲中见物天:在悠闲自在的心境中领悟到自然界的奥秘。 - 绿虚甘露结:绿色的虚空中凝聚了甘露般的精华。 - 红皱水晶圆:红色的光泽像水晶球一般晶莹剔透。 - 倒孕潜资化
秋风城垒小,远望一消凝。 【注释】:城垒:城墙,指边塞的营垒。消凝:愁思萦绕,心神不安的样子。 【赏析】:秋风萧瑟,戍守边塞的小城更加显得渺小了,诗人站在城楼上远远望去,不禁心生忧愁,神情怅然。 洞客云中路,渔舟水底灯。 【注释】:洞客:即僧人,这里指游僧。云中路:指寺庙。水底灯:指船上的灯火映在水面上。 【赏析】:诗人眺望远方,看到远处有座寺庙,那山寺中的僧侣们在云中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