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衷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首先理解全诗意思,然后逐句分析。“边事”指边境战事。“刁斗”是古代军中用来报更的器具。“寂无闻”意思是没有人来报告消息。“豺虎群”比喻敌人。“死绥惟有李将军”意思是只有李将军坚守死节。李将军即李广,汉朝名将。《史记·李将军列传》:匈奴大入定襄,天子为击之。单于遁走,吞刀而死。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复射之,终未能伤云。又尝夜从一骑出
【诗句释义】 1. 大漠风沙直比寒:大漠中风沙肆虐,寒冷刺骨。 2. 炊烟未暖据征鞍:战马未停蹄,炊烟尚未升起,就已整装待发。 3. 古来尽道从军乐:自古以来,人们常说从军是快乐的。 4. 今日方知出塞难:今天才真正明白,出塞的艰难困苦。 【译文】 在辽阔的大漠中,风沙如同刀割般寒冷,战士们还未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就已经踏上了征途,准备奔赴边疆。自古以来,人们都以为从军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然而
注释:不向人世诉说我的名字,我云中高卧听松声。夜来梦入华阳谷,芝草新抽较几茎。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赠与傅汝辑时所写,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幽静、闲适的山水画卷。首句中的“不向人间道姓名”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生活态度。第二句“云中高卧听松声”则展现了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闲情逸致。第三句“夜来梦入华阳谷,芝草新抽较几茎。”更是将诗人的隐逸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中秋时节,芗溪边遇见了吴大行元山。 千里江山,自古以来就共赏明月的美景;楚江两岸,无处不传来秋天的声音。 深杯欲洗关山的景色,长笛空横河汉的深情。 霜叶在寒风中凋零,芸荷香冷却无云平。 当歌声响起,不要谈论游燕的故事,长剑西风怀念远征的往事。 注释: 1. 中秋节,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日。 2. 芗溪:地名,位于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 3. 吴大行元山:即吴大澂(公元1816—1860)。字清卿
银鞍金毂簇千门,拾翠遗珠事总繁。 - 银鞍金毂:指豪华的马具和车毂,象征地位和权力。 - 千门:形容门多,繁华。 - 拾翠:比喻追求美的事物,遗珠:比喻错过的机会或者美好的东西。 - 事总繁:事情繁多复杂。 - 醉踏东风闻笑语,空怜春梦去无痕。 - 醉踏东风:形容沉醉于春天的气息中。 - 听笑语:听别人的笑声。 - 空怜春梦去无痕:感叹春天的美好时光如同梦境一般,一去不复返
注释: 沙场:战场。息氛埃:使尘埃落定,平息战争的硝烟。苜蓿:一种植物,古代用来喂马。金缯:黄金制成的丝织品。辇:古代帝王所乘的车。中原:指中原地区,即今天的中国大陆。龙媒:用龙作为图案装饰的使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战争过后的景象。首句“边事”点明主题,表达了战争结束、和平到来的喜悦和欣慰。次句“沙场暂报息氛埃”描绘了战争结束后,战场上的尘埃落定
【注释】厌兵:厌恶战争。防胡,防御匈奴。今更起:现在重新修建。捐金计:献纳钱财的计划。阙下:皇宫的门前。请缨:指请求参加战斗。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宋王朝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的时代背景下,对边事的感慨之作。首句“大汉年来已厌兵”,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和忧虑。接着写群臣纷纷献计献策,却无人敢于请缨上战场。最后一句点明了主旨,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佩玉珊珊候紫宸,万方齐庆履端辰。 注释:佩玉声声清脆地等待在紫色的宫殿中(紫禁城),全国各地都在庆祝新年的到来,踏上了一年的开始(履端辰)。 2. 星垂彩仗天文丽,鹓簇仙班月令新。 注释:天上的星星如同悬挂的彩旗一样美丽,象征着天文的壮丽;一群鹓(cān)鸟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月亮班次(月令新)。 3. 王气晴开龙阙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秋日谒陵》。 秋日谒陵 岧峣宫阙冠层丘,大野苍茫紫翠浮。 银碛风高闻雁度,鼎湖云起识龙游。 隆墀暝落金铺色,丹磴寒霏白雪流。 回首长杨风露冷,何来形胜满神州。 注释: 1. 岧峣宫阙冠层丘:形容宫殿高耸入云,如同一座座山峰环绕。 2. 大野苍茫紫翠浮:形容广阔的田野上,紫色和绿色交织在一起,如同水波般荡漾。 3. 银碛风高闻雁度:指沙漠地带,风吹过沙漠发出沙沙的声音
这首诗是杜甫的《答大仑山人见怀之作》。 江城离梦一樽残,霄汉双鱼破腊看。 沧海夜回明月色,青山春掩薜萝寒。 风尘玉树愁来倚,天地绨袍醉里宽。 烽火中原难独卧,长歌招隐路漫漫。 注释如下: - 江城离梦:江城的梦境已经破碎。一樽残:酒杯已经喝完。霄汉双鱼:天空中出现两条鱼。破腊看:过了年就可以看到。沧海:大海。夜回月色:月亮在夜晚回来了。青山:山上的树木。春掩:春天覆盖了。薜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