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衷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七言律诗,诗人以江边景色为题材,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联“破浪乘风信晚潮,一尊烟雨对金焦。”意思是乘风破浪,在夕阳西下时驶向江心。这里诗人用了一个“望”字,把江上的景象和江边的景色都写了出来。一个“对”字,把江中的金焦山和江边的京口城写得如在眼前。 第二联“江摇白羽麾三国,帘卷青山锁六朝。”意思是江水摇动着白色的羽毛,好像在指挥三国时期的战争
注释: 五仙石:位于中国浙江省桐庐县的五仙山,有五个仙人居住过。 松门开羽景:打开松门迎接着美丽的景色。 花径听鸾笙:在花香飘溢的小路上聆听鸾鸟笙簧的声音。 紫气双龙直:紫色的祥云像两条龙一样直冲云霄。 青天一鹤横:青色的天空中一只鹤展翅飞翔。 岭悬春树杳:山峰上春天的树木高远而渺茫。 潮入暮江平:傍晚的潮水涌入宁静的江面。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美丽的风景画面
注释: 向夕群愁起,幽期幸不迷。 天垂鳷鹊外,城转凤皇西。 翠斝淹宫漏,春星散马蹄。 十洲飞梦远,何路问丹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月夜吴舍人过集》中的一首。全诗以“愁”为中心词句,写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向夕群愁起,幽期幸不迷”:傍晚时分,忧愁之情油然而生,而好友相聚的日子却恰好在夜晚,不会迷路。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颔联“天垂鳷鹊外
太平寺 释子离人群,高居远俗氛。 开门山色近,汲涧水源分。 禅榻常栖月,僧衣半裛云。 万缘俱寂后,钟磬夜深闻。 注释: 1. 释子离人群:释子指的是佛教中的僧侣,离人群即脱离人群,指远离世俗。 2. 高居远俗氛:高居,指的是远离世俗喧嚣;远俗氛,指的是远离世俗的纷扰。 3. 开门山色近:开门,指的是寺庙的大门;山色近,指的是山景在眼前。 4. 汲涧水源分:汲,指的是汲取;涧水,指的是山涧的水流
溪南别业为万铨部赋 南斗(即北斗七星,星名)临丹壑,西筠(指西面的竹)瞰紫氛。 虹垂青玉案,花落黑池云。 地迥鹤书下,天空鸾啸闻。 何当栖颍者,复此浥清芬。 注释:南斗星在天空中高悬,仿佛是丹青色的山峦;西面竹林俯瞰着紫色的云雾。就像一道彩虹挂在青绿色的玉案上,花朵凋落时落在黑色的池子里,像云一样飘散。地势高远,可以收到远方的信函;天空广阔,能听到鸾鸟的叫声。何时才能像颍阳隐士那样隐居呢
【注释】 1.凉露:清凉的露水。 2.朱缀:红色的装饰物。 3.轻烟:薄雾。 4.素佩:白色的丝带。 5.汉曲:汉代的歌曲。 6.灵匹:指牛郎织女,“灵”是他们的代称。 7.云容:天上的云彩。 8.姮娥:即嫦娥。 9.玉兔:月中的白兔,即玉兔。 10.流恨桂宫前:流着怨恨回到月宫前。 【赏析】 此诗以七夕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为题,抒写人间男女之间的爱情悲剧。 首联写七夕之夜的景物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表达了诗人攀登高峰、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 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 “扪萝跻绝顶”:攀爬树木,到达山峰的最高点。 - “开户见仙窗”:打开窗户,可以看见如同仙境般的景色。 - “薤叶垂金简”:薤叶(一种植物)下垂着金黄色的简,可能是某种装饰物。 - “松阴覆石幢”:松树的阴影覆盖在一块石头上,形容山势险峻。 - “飞梁临绝涧”:飞桥横跨在悬崖峭壁上的深涧之上。 -
大汉年来已厌兵,防胡今更起长城。 群臣祇有捐金计,阙下何人为请缨。
林峦蕴重溟,薜荔开三径。 云石郁参差,虹桥跨深靓。 回轩绿波激,孤屿丹霞映。 绯烟结疏绮,流云漾清镜。 鸥来掠藻翻,鯈起穿蒲泳。 碧梧含风吟,翠竹捎烟劲。 缅彼丘中人,挥觞发鸾咏。 去留本无机,飞跃任真性。 濯缨頫流泉,晞发攀悬磴。 呼鹤忆仙游,钓鳌发奇兴。 降墀浩唱生,深谷跫音应。 驻此俨蓬壶,翛然谢嚣境
廛居厌纷杂,精舍在沧洲。 岚光入户牖,竹柏环湍流。 清朝理巾服,散帙获所求。 卷之豁方寸,焕之穷六幽。 机忘虑自遣,思深神与谋。 玄珠非罔象,轮扁诚足羞。 乌伸不知疲,象耕还有秋。 烟霞尽良觌,嘤鸣无俗俦。 临渊非钓国,委运殊凿抔。 灵修去已远,吾将与天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