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
益阳行台值雨 静对沉檀几篆烟,潇湘风雨正连绵。 译文:我静静地面对着几案上沉香和檀木的香气,窗外潇湘之地正遭受着风雨的侵袭,连绵不断。 注释:益阳行台:指在益阳设立的行台。 几:几案。 沉檀:沉香和檀木的香气。 篆烟:指几案上的香烟缭绕。 潇湘:指潇水和湘水,泛指湖南一带。 风雨:指潇湘地区正在经历的风雨天气。 连绵:形容潇湘地区的风雨持续不断。 赏析
诗句:当年应诏即辞回,垂老青山一钓台。 译文:当年我接受皇帝诏书后立即辞职回乡,现在我已经垂垂老矣,隐居在青山之中,独自在钓鱼台上垂钓。 注释:应诏:接受皇帝的诏书。辞回:表示辞去官职。垂老:年老。青山:指家乡的山。钓台:指严光曾经钓鱼的地方。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高节和雄才的追求。诗人以“当年”开头,回顾了自己当初接受诏书时的决绝态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五十年来在清远峡的经历和感悟。 诗的开头两句“五十年来几系舟,宦途奔逐苦淹留。”描述了诗人五十年的仕途经历,以及官场上的奔波和疲惫。这里的“系舟”象征着诗人在官场中的漂泊不定,而“宦途奔逐”则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的厌倦和无奈。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展现了他在官场中的痛苦和迷茫。 第三句“登临剩有归山志,信宿能无去国谋?”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译文 多年风采注重华,此日恭承宠命加。 莲炬夜迎归院骑,旌旗朝上使星槎。 尧封不尽要荒外,圣泽今覃渤海涯。 转旆道经梅岭过,高堂翘首喜还家。 --- 注释 1. 多年风采注重华: 形容某人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优秀的风貌和品质。 2. 此日恭承宠命加: 指今天有幸接受皇帝的特别命令。 3. 莲炬夜迎归院骑,旌旗朝上使星槎: 描绘了一幅夜晚迎接使者、早晨升起的旗帜指向天空的场景。 4.
《夷陵山行用张督学韵》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夷陵山路上行走时所见的景色,以及他对时事的思考。 “窃禄犹供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自己没有真正的才能和本领,却仍然在为官,为社会尽职尽责。这反映了作者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担当精神。 “行途日自忙”描述了作者在山路上行走时的繁忙景象。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忙碌中前行的状态,也暗示了他对于生活的忙碌和奔波。
多年风采注重华,此日恭承宠命加。 莲炬夜迎归院骑,旌旗朝上使星槎。 尧封不尽要荒外,圣泽今覃渤海涯。 转旆道经梅岭过,高堂翘首喜还家
当年应诏即辞回,垂老青山一钓台。 自是子陵有高节,因知光武是雄才。 君臣义重终难泯,故旧情深两不猜。 千古桐江江上水,至今谁不重低徊
静对沉檀几篆烟,潇湘风雨正连绵。 计程蜀道尚千里,忆别皇都已半年。 圣节喜逢遥祝寿,恩光覃被仰瞻天。 故人未进湖南道,聚首无因思渺然
窃禄犹供职,行途日自忙。 山空花自秀,节近麦初黄。 已下忧时泪,犹为吊古伤。 莫言且行乐,恰好傍斜阳。
钟晓是明代的诗人。明代,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创作成就尤为突出。 钟晓是明初著名诗人。他的诗作《谒严子陵先生祠》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才华。在这首诗中,钟晓表达了对严子陵高节的钦佩以及对光武雄才的赞赏。同时,他通过对君臣义重、故旧情深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此外,钟晓的诗歌还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