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儒
《遗安堂为周文伯题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借鼹鼠、鸴鸠、黄鹄的喻意,抒发了作者自己退隐的思想,同时表现了“适意”、“忘躯”的人生哲学,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译文: 鼹鼠在河里喝水,鸴鸠争夺着榆树的果实, 随心所欲的生活已经可以,过多的营谋反而显得空虚。 黄鹤振翅高飞直上云霄,在天空中遨游, 忽然遇到猎人用箭射它,再也难展翅膀高飞。 退缩者满足于现状
【注释】遗安堂:周文伯的居所。卫生不求盈,稍足遂惬意:卫生保养不求过多,稍足自得其乐。服厌成都锦,饭舍山阳穄:衣服喜欢穿成都产的丝织品,吃饭喜欢吃山阳出产的稻谷。春熟收茧丝,秋成敛禾穗:春天收获蚕茧丝,秋天收割稻穗。田翁笑相语,秫酒聊同会:农夫们笑着交谈,用高粱米酿的酒一起聚会。秉耒因时暇,翰墨欣游艺:拿着农具,趁着空闲时间,乐于从事文学艺术活动。多遗一籯金,徒为子孙累:留下一些钱财给子孙
卢儒的《则学以昼索赋梅柳二首》是明代著名的诗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和赏析: 1. 诗句解析: - 近竹幽妍映雪清,春痕消尽粉痕轻:这句诗描绘了梅花与柳树在近竹林中的美丽景象。竹子的幽雅与梅、柳的艳丽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春日里,梅花的痕迹逐渐淡去,而柳树的新绿却更加鲜亮,仿佛是春天的最后余晖。 - 帐中半落临溪影,邃里横吹《出塞》声
【注释】: 千峰明月夜猿啼,雁自南来客自西。 远近水声滩上下,周回山色路高低。 石门驿畔沽春酒,松子矶边候晓鸡。 回首姑苏渺何处,想应吟遍卷中题。 【赏析】: 《送徐子春往四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诗写送别之情,抒发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和对前途命运的担忧。 首联“千峰明月夜猿啼,雁自南来客自西”,以千峰、明月、猿啼、雁影构成一幅清幽静寂的月夜图。诗人在这幅画面上又添入一个“客”字
注释: 绿水红桥:形容景色美丽。 东风将雨染初成:春风将春雨洒在湖面上,使水面泛起了波纹,仿佛是刚刚下过雨的样子。 隔帘弄影捎飞燕:隔着帘子,看见燕子在花间飞舞。 当座吹花趁语莺:在座位上,我一边赏花,一边听着鸟儿的鸣叫声。 新月正笼陶令宅,淡烟斜拂亚夫营:月亮高挂在天边,照在陶令的住宅上,一片朦胧;微风拂动,烟雾斜飘,亚夫的军营也显得更加宁静。 年年送别三春恨,肠断山阳笛里声
浮云去住水西东,一度韶华又复空。 注释1:浮云:飘动的云彩。水西东:指时间流逝,如水流向东向西一样。 译文:飘动的云朵在天空中来来往往,如同流水般逝去的时光又重新变得空洞。 多少春风归嫩柳,更无颜色向残红。 注释2:嫩柳:刚长出的柳树。残红:凋零的红花。 译文:有多少春天的暖风吹绿了新柳,却再也看不到那些曾经鲜艳的红花凋零。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时间的流逝。首句以“浮云”开篇
鼹鼠饮河流,鸴鸠抢枋榆。 适意已云可,多营徒为虚。 黄鹄起高翔,遨游升天衢。 忽逢弋人缴,坠翼难再舒。 退者止足全,进者忘其躯
卫生不求盈,稍足遂惬意。 服厌成都锦,饭舍山阳穄。 春熟收茧丝,秋成敛禾穗。 田翁笑相语,秫酒聊同会。 秉耒因时暇,翰墨欣游艺。 多遗一籯金,徒为子孙累
近竹幽妍映雪清,春痕消尽粉痕轻。 帐中半落临溪影,邃里横吹《出塞》声。 晓色动愁香宛宛,夜魂追梦玉盈盈。 扬州赋咏谁能继,唯有当时水部名
千峰明月夜猿啼,雁自南来客自西。 远近水声滩上下,周回山色路高低。 石门驿畔沽春酒,松子矶边候晓鸡。 回首姑苏渺何处,想应吟遍卷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