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原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平沙倒树涌溪云,目极东南路不分。 “平沙倒树”形容的是一幅大水过后的景象,“涌溪云”则是指水面上的云雾。这句诗描绘的是大雨之后,大地变得平坦,树木倒下,溪流中的云彩涌动。而“目极东南路不分”,则是说视线所及之处,都是一片模糊,道路已经分不清了。 - 昨日桑田今已矣,荷锄空负一春耘。 “昨日桑田”指的是曾经的农田变成了桑田
这首诗是明朝卢原的作品,名为《端溪大水歌》。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银台金阙郁岧峣:银台金阙,即指华丽的宫殿。岧峣形容其高耸入云。这句描绘了皇宫的壮丽景象。 - 白浪如山怅未消:白浪如同山一般汹涌。这里的“怅”字表达了诗人对这壮观景象的感慨。 - 十里平湖千里月:十里平湖,形容湖泊宽阔;千里月,意味着月亮明亮如昼。这句诗描绘了夜晚时分,湖上月光照耀的景象。 - 几时重整木兰桡
端溪大水歌 微茫十日漭连天,恼杀沿江上水船。 风起挂帆愁未稳,不知何处是平川。 译文注释: 端溪:今广西梧州一带。 微茫十日:微茫,即茫茫。十日,指十天的涨潮。 漭:水涨的样子。 恼杀:恼恨得要死。 沿江:沿河。 上水船:逆流而上。 挂帆:系帆。 愁未稳:担心船行不稳。 平川:平坦的河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端溪大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感叹和无奈之情
【注释】 端溪大水歌:这是一首咏水之作,诗人以“端州石砚”的名贵,来比赞“端溪大水”的清奇、瑰丽,抒发了作者对于端溪大水的赞美之情。 ①端溪:即端州,在今广东肇庆市西郊;②龙门:指肇庆附近的象鼻山;③春涨:指雨水涨满溪流;④响于雷:指水声如雷鸣。 【赏析】 端州是有名的产砚之地,端州的端砚因石质细腻温润而闻名。端州的山水也因为端砚而更加秀丽迷人。这首诗就是描写了端州山水之美的
端溪溪水自西来,谁把龙门石壁开。 春涨便从山下泻,茫茫朝暮响于雷。
卢原是明代的诗人。 一位生活在明朝的诗坛人物,其生活和创作都充满了历史的痕迹。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的体现,也是当时社会背景和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了解卢原及其诗作,不仅能欣赏到明朝诗歌的独特魅力,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