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逢
南镇春回草木青,溪毛犹带旧时馨。 黄尘荏苒民谁赖,黑海沧茫使有星。 为爱宝书探禹穴,岂挥清泪向秦庭。 万艘转饷成山道,想见风云护百灵。 注释:南镇春天来临,草木焕发生机,溪边的野草还带有旧时的芬芳。黄尘弥漫,百姓无所依靠,只能依赖黑海的辽阔才能找到希望之星。因为我非常喜爱那篇珍贵的《禹陵记》而特地探寻它的秘密所在,难道是为了挥泪告别朝廷吗?运送军粮的船只在曲折的山路上行驶
闻吴门消息二首其一 百尺齐云半壁开,陪臣犹进九霞杯。 蓬星气白干天棓,苕水烽青入露台。 尽拟田单收故土,不期高干损雄材。 淮鱼断信燕鸿隔,吴树萧萧叶下来。 译文: 百尺高的齐云山半壁被打开了,我作为侍从仍进献九色美酒。 蓬星在天空中洁白如雪,苕水在露台上升起烽火。 我计划像田单一样收复故土,却没想到高干会损害我的雄才。 淮河的鱼断绝了消息,燕地的大雁被阻隔,吴地的树木萧瑟飘落叶子。 赏析:
【注释】 苜蓿:即今苜蓿。胡桃:核桃。霜露浓,指秋天的景色。衣冠文物叹尘容:形容自己因年事已高,而对世事已无所作为,只能徒唤奈何而已。皇天:指天。老去:年龄渐大。有姓:指有姓氏。众水东朝自有宗:指长江、淮河向东奔流,各自形成不同的支流而归入大海。荆楚:泛指南北地区。殷奋伐:殷,古国名。奋伐,奋力讨伐。赵陀新拜汉官封:指西汉末年匈奴人赵陀被封为南粤王。汉官封:汉朝时设置的官职。 【赏析】
【注释】阖闾:春秋时吴王阖闾,这里借指藩臣。分镇:分封镇守地方。羽林:唐代禁卫军。幕府:古代将军出征前所设的临时指挥部。折冲:击退敌人。牙旗:军中指挥用的红旗。春灯:元宵节挂的彩灯。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藩臣分镇淮安时的盛况,表达了诗人对其赴任的美好祝愿。首联先描写送别的地点和时间;颔联描写送别时的情景;颈联赞美藩臣的威武;尾联写藩臣赴任后,将帅之门上悬小旗,迎接新春的到来
乙未八月避地前湖三首其一 两地初雠杀,全家屡死生。 守臣无大过,雄长自相争。 魑魅阚当屋,鸺鹠啼过城。 前湖落木外,排难愧齐卿。 注释: 1. 两地:指作者所在的地方与敌对势力所在地。 2. 雠杀:仇杀,双方因矛盾激化为杀戮行为。 3. 全家:全家族成员。 4. 屡死:多次遭遇死亡威胁。 5. 无大过:没有大的过错或过失。 6. 雄长:称霸一方,具有领导地位。 7. 相争:相互竞争。 8.
【注释】: 至正丙午:即至元十六年(1356),诗人在乌泾宋张骥院故居有林堂、塘、竹石,因之建“俭德园”、“最间”,得诗凡六首。 邻曲敦新好:邻居们和诗人感情很好。 园林恍昔游:过去的园林景色依稀如在眼前。 衣冠时径入:穿着官服时常到园中散步。 已遂莼羹兴:已经满足了吃莼菜汤的愿望。 何烦杞国忧:为什么还要忧虑国家大事呢? 人生贵行乐:人活着就要快乐。 两鬓飒先秋:两鬓的头发变得稀疏了。 赏析
【注释】 至正丙午:元朝至正三年,公元1345年。横泖:今浙江嘉兴县南横泾浜,又名横江,是一条流入澉浦港的小河,在吴兴(今湖州)的东北面。乌泾:今属江苏苏州市吴中区。张骥:宋人名。院故居:即张骥的旧居。俭德园:作者自号。最:最上、最佳、最好的意思。间得:偶尔得到。 【赏析】 此诗是一首记游之作,记述了诗人于至正三年三月二十八日迁居乌泾张骥故居时的所见所感。全诗六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重游淀山 鳌戴小蓬莱,方诸宫影开。 崖根龙洞辟,山脉虎丘来。 疏磬重烟水,残碑半雨苔。 因之怀故国,游雁落清哀。 注释: 1. 鳌戴小蓬莱:鳌,古代传说中能背负山的神兽,这里的鳌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海龟。小蓬莱,即传说中的仙境。 2. 方诸宫影开:方诸,古地名,这里指的是方诸山。宫影开,指山间云雾缭绕,仿佛宫殿的影子在水面上显现。 3. 崖根龙洞辟:崖根,山崖的根部。龙洞,这里指的是悬崖上的洞穴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方岳的《乙未八月避地前湖三首》之一,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色。 诗句释义: 1. 竹底秋光薄,墙根朝日暄。:竹子下面,秋天的阳光微弱;墙根下,早晨的阳光温暖。 - 竹底秋光薄:竹叶遮蔽,使得阳光显得微弱。 - 墙根朝日暄:墙角处,温暖的晨曦让人感到舒适。 2. 稍通邻曲好,深荷野人恩。:稍微了解邻里之间的乐趣;深深感激乡野人的恩惠。 - 稍通邻曲好
【注释】卜宅:选择住宅。宾贤里:古地名,今属上海市松江区,位于横泖东岸。生涯:生活。忧缘:忧虑的来源。常念:时常想念。乱:战乱。贫为:贫穷。数移家:频繁搬家。径合交枝果:庭院中种有交枝果树。帘当独树花:院墙旁有一棵独树开花。几峰石:几座山峰状的石头。相友:相互映衬。卧烟霞:卧在烟雾和彩光之中。 【译文】我选择居住在宾贤里,开始有了生活的轨迹。由于担忧战乱,所以常常想念着故乡。由于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