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初雠杀,全家屡死生。
守臣无大过,雄长自相争。
魑魅阚当屋,鸺鹠啼过城。
前湖落木外,排难愧齐卿。

乙未八月避地前湖三首其一

两地初雠杀,全家屡死生。
守臣无大过,雄长自相争。
魑魅阚当屋,鸺鹠啼过城。
前湖落木外,排难愧齐卿。

注释:

  1. 两地:指作者所在的地方与敌对势力所在地。
  2. 雠杀:仇杀,双方因矛盾激化为杀戮行为。
  3. 全家:全家族成员。
  4. 屡死:多次遭遇死亡威胁。
  5. 无大过:没有大的过错或过失。
  6. 雄长:称霸一方,具有领导地位。
  7. 相争:相互竞争。
  8. 魑魅:古代传说中能害人的鬼怪。
  9. 当屋:在房屋正中的意思,这里可能指家中有不祥之事。
  10. 鸺鹠:一种夜行性猛禽。
  11. 过城:从城中经过。
  12. 前湖落木:前湖的落叶。
  13. 排难:排解困难。
  14. 愧齐卿:感到惭愧,因为齐卿(齐国的卿大夫)是古代尊贵的官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战争中所经历的困苦和对战争的反思。诗中的“两地”指的是战争发生的背景,即作者所处的地区与敌对势力所在的地区。这种描述展示了战争带来的地域冲突和家庭悲剧。“全家屡死生”反映了战争对个人及其家庭的严重影响,表明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

诗中提到“守臣无大过”,可能意味着在这场冲突中,虽有争斗但并未出现大规模的严重失责情况,这暗示了战争可能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序且有节制的。此外,“雄长自相争”可能表达了地方势力之间为了各自利益而进行的竞争和对抗,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动荡。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一些自然景象以及战争对环境的影响:“魑魅阚当屋,鸺鹠啼过城”,“前湖落木外”,通过这些描写传达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困扰,如不安、恐惧和孤独等情绪。特别是提到“前湖落木”,不仅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可能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战争的无常,强调了人类面对自然的无力感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排难愧齐卿”可能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一种心理调适,尽管身处困境,诗人仍然希望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保持尊严。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坚持,也展现了他对于和平与秩序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生动地记录了一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它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更是对人性深处的深刻揭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