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廷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诗句的内容进行把握。 “虎踞龙蟠画不如”,意思是:虎蹲龙卧的画卷也比不上。“虎踞”比喻地势险要;“龙蟠”比喻地势曲折盘旋。这里用“画”来比拟金陵的山川形势,说明其地势之险固。“当时宫殿莽为墟”,意思是:当年宫殿已经荒芜。“宫殿”指金陵城。这两句写昔日的辉煌已化为乌有。“孙刘霸业一抔土”,意思是:孙刘的霸业,不过是一堆废墟。“孙刘”指孙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夏午槐阴》。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和注释: 1. 影落苍苔冷未收,薰风交舞翠蟠虬。 译文:影子落在青苔上还未消散,温暖的熏风吹动着翠绿的龙形树。 注释:夏午(夏日正午),槐树的树荫,苍苔(深青色的苔藓),薰风(温暖的东风),交舞(交织舞蹈),翠蟠虬(形容龙的形状)。 赏析:这是对夏午时分阳光与树木之间关系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夏日阳光与树木之间和谐相处的景象。 2.
诗句释义: 1. "不假阳和一线功":这里描述的是牡丹不需要借助阳光的温暖就能开放。"阳和一线功"指的是自然的力量,暗示了牡丹的生命力之强。 2. "谁移洛裔入幽丛":洛州是唐代的一个地名,这里用来象征牡丹的美丽和高贵。"幽丛"表示牡丹生长在隐蔽的地方,与外界隔离,保持其独特性。 3. "清高正色秋风里":描述了牡丹在秋天的风中展现出它的高洁和纯正。这里的"清高正色"描绘了牡丹的颜色和气质。 4
注释: 1. 金台:指长安,古时称京城所在地为“金台”。百尺:形容高大。正招贤:正好在招纳贤能之士。槎川:指偏僻的地方或边远地带。二顷田:两顷田产或田地。 2. 直欲:简直要。排云:冲上云霄的气势,形容气势非常雄伟。叫阊阖(shāng hé):指向朝廷报告,谒见皇帝。阊阖:指皇宫门。阊闾,亦作“阊阖”,古代传说中天门。 3. 未应:大概不会。钓月:指隐居生活。老林泉:指归隐山林。 4. 剑横
【注释】 太虚观:道观名。临池:在池边。散发:不束发的风俗。轩:窗。玉壶:道家的炼丹炉。积翠:青翠欲滴的山色,形容山峰秀丽。云气温:如云雾般缭绕的热气。水影倒栖松顶鹤:水面倒映出山间松树,上面栖息着仙鹤。谷声遥答岭头猿:山谷里回荡着回答猿猴的声音。个中妙处谁能画,写入篇章当草玄。妙处:深奥微妙的地方。草玄:写文章要像作《老子》那样简明扼要。 【赏析】 此诗是游太虚观临池所赋。诗人以“散发”起兴
【注】梅花岁晚已离披:岁末,梅花已经凋落。离披,零落。日月如流不自知:光阴流逝,自己却不知道。地落迤南春到早:指云南地区气候暖和,春天来得早。天高直北历来迟:指北方地区,尤其是陕西的关中一带,由于受秦岭、太行山脉阻挡,冬季风雪寒冷,来得更迟。急风竟夕清残叶:指除夕之夜,寒风劲吹,把树上残留的叶子都吹掉了。冻雪终冬压败篱:指大雪封山,积雪压在篱笆上。可是吟怀冰样冷:我的心情像冰块一样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太虚观》。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游太虚观 洞府含虚境界宽,携筇一笑把黄冠。 注释:太虚观,一座古老的道观,位于山中。洞府,指道观内部。含虚,形容道观深邃幽远,充满灵气。境界,指观内的景色或气氛。筇,一种轻便的手杖。黄冠,道士的帽子。一笑,表示轻松愉快的心情。把黄冠,意味着放下世俗的烦恼,进入道门。 千年泉石藏清气,万壑烟云生翠寒。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述了海棠的娇美和春天的美景。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十月海棠 2. 千林黄叶逐空飞,一见名花眼似痴。 - 注释:在深秋时节,满山的黄叶随风飘落,而当看到美丽的海棠时,我的眼睛仿佛失去了焦点,完全被它吸引,变得痴痴地。 3. 偷泄春妍明蜀锦,薄匀霜粉护燕脂。 - 注释:海棠花朵的色彩像明亮的蜀锦一样,轻轻涂抹在花瓣上,让每一朵都显得如此娇艳欲滴
挽尹晓山 行辈如君能几人,秋风孤雁独离群。 曰斜客舍迷春梦,天阔家山隔暮云。 清苦一生磨蝎命,凄凉千古耒阳坟。 吟窗月落前村晓,孤鹤声哀不忍闻。 注释: 1. 行辈如君能几人:行走在世间的同辈之人能有几个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身边人稀少的感慨。 2. 秋风孤雁独离群:秋风萧瑟,孤独的雁鸟独自离开群体,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离愁。 3. 曰斜客舍迷春梦:夕阳西下,客人舍中,诗人仿佛迷失在春天的梦境之中
过故里感怀二首 松菊荒凉二十年,衣冠散尽只空村。烧明断堑山云暝,鬼哭寒芜巷月昏。水涸蛟龙移窟宅,草深狐兔长儿孙。唯消一夜昆仑雨,洗尽千峰见绿痕。 注释:二十年来,这里曾经繁盛的松树和菊花已经荒凉破败,衣冠(指读书人的服饰)早已散落一空,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村庄。夜晚,断壁残垣之间,山间的云雾弥漫,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寒风中,荒草覆盖了一切,仿佛连狐狸和兔子也在此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