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梦阳
小圃残腊饮诸公 卢梦阳的《小圃残腊饮诸公》赏析 卢梦阳,字少明,别号星野,顺德人。他是一位明朝时期的文学家和官员,曾历任福建右布政使等职,其作品《小圃残腊饮诸公》充分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诗中“不知年已尽,已报早春回”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新季节到来的喜悦之情。这种对自然更替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表达,是古代文人墨客常见的主题。通过这样的描述
卢梦阳创作的《饮陈尚书年兄莲水园》是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 诗句原文: 白莲池上水溶溶,秋晚篱花放几重。 黑发还家谁更早,清尊留客独相从。 城边第宅开三径,竹里烟云露一峰。 十载追陪难间阔,深杯时听月明钟。 - 译文注释: 1. 白莲池上水溶溶,秋晚篱花放几重。 2. 黑发还家谁更早,清尊留客独相从。 3. 城边第宅开三径,竹里烟云露一峰。 4. 十载追陪难间阔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诗句。解答时明确诗句的意思,然后抓住关键句,理解作者的感情。“飞来”的意思是:七十二峰从山间直冲云霄。“石磴”“松笙”“苍藤”“日月”“云雷”等词语都是写景的。“老僧”是写人,意思是:寺中住着一位老僧。“为道归猿事”意思是:老僧为了归隐而归隐。“空见残碑生绿苔”的意思是:只见那几块残破的石碑上长满了青苔。 【答案】 这首诗写的是峡山飞来寺。全诗共八句
破镜行 你缺似乎难以圆满,你晦依然明亮。形态一半亏损精彩还在,普照万物皆能容纳形成。 记得当年如满月,因误解而坚固破裂。鉴别本来无所谓偏私,分开支解光芒不灭。 闺媛宫娥不愿留,几次抛掷坠入青楼。愿藏宝物匣重磨洗,常与年老的丈夫共照白发。 译文: 你的残缺似乎是难以完全恢复,你的晦暗仍然保持其明亮。你的形状虽然被破坏了一半,但你的美丽和光彩仍然存在。就像一轮满月在经历了误解后变得更加坚不可摧
卧游罗浮和白沙先生 高高上飞云,行行度铁桥。 铁桥尚可度,飞云不可招。 鸡鸣吐初日,起浴沧海潮。 举目尽见之,何必抟扶摇。 【注释】 1. 卧游:躺在那里游玩。 2.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省境内。 3. 白沙先生:指晋代的葛洪。 4. 上飞云:形容山势陡峭。 5. 度铁桥:形容地势险峻难行。 6. 抟扶摇:比喻迅速升高。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游览罗浮山的经历。诗人登上高山
舟望 青松树树带斜阳,又见生公说法堂。 鼓棹不须论远近,但离瓜地即他乡。 【注释】 1. 舟望:指在船上远眺。 2. 青松树树带斜阳:青松树下有斜射的阳光。 3. 又见生公说法堂:又见到了生公的讲台。 4. 鼓棹不须论远近:划船时不必计较路程远近。 5. 但离瓜地即他乡:只一离开这里,就到别处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乘船远望,看到夕阳西下和青松翠柏映衬着山寺的一角,想到当年生公讲经说法的场所
高高上飞云,行行度铁桥。 铁桥尚可度,飞云不可招。 鸡鸣吐初日,起浴沧海潮。 举目尽见之,何必抟扶摇。
尔缺似难圆,尔晦依然明。形相半亏精彩在,普照万物皆容成。 记忆当年如满月,误斗坚刚成破缺。由来鉴别本无私,节解支分光不灭。 闺媛宫娥不尔留,几回抛掷坠青楼。愿藏宝匣重磨洗,长与衰翁照白头
青松树树带斜阳,又见生公说法堂。 鼓棹不须论远近,但离瓜地即他乡。
白莲池上水溶溶,秋晚篱花放几重。 黑发还家谁更早,清尊留客独相从。 城边第宅开三径,竹里烟云露一峰。 十载追陪难间阔,深杯时听月明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