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
【注释】 助甫:李贺的字。 子藩:李贺号(或称韩)子。 东愁:指梅花,暗含“愁梅”。“愁”字是借用,实际是写梅花的风韵。 赤城:山名,在浙江天台县西北。《列子·周穆王》载:“王子腾游于重玄宫,遇一道士,牵三光之柄而夏屋张灯焉。”又《列子·汤问》说:“有神人面如五色,目如日月,其名曰若有人。”这里借以形容梅花的高洁。 掷尔:即“掷汝”,语出《楚辞·招隐士》:“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青霞樵者赠助甫 何处樵人拾古沙,石门风雨闭桃花。 相逢为制秋江笠,摘尽峰头万片霞。 注释: 何处樵人拾古沙:何处,哪里。哪里的砍柴人捡到了古老的沙滩。 石门风雨闭桃花:石门,地名。山间因风大雨急而使桃花封闭。 相逢为制秋江笠:相逢,遇到。秋天里制作了一件用来防雨的帽子。 摘尽峰头万片霞:摘尽,摘下。用尽全力摘下山峰上所有的彩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卷,充满了诗意和韵味
白云樵者二首 十日峰头摘白云,月华相逐夜缤纷。 晓来片片晴虹气,恐是仙人素练裙。 注释: - 白云樵者二首:《白云樵者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优美的自然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 十日峰头摘白云:指在山巅之上用双手摘取白云。十日峰头,形容山峰高峻,云雾缭绕。这里的“摘”字,既指实际的动作,也暗含诗人对于自然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
“春色尚闭杨柳园,杨花柳絮何翩翻” 注释:春天的美景仍然被封锁在杨柳园中,杨柳树的花和柳絮在空中翩翩翻飞。 “胡奴系马庭前树,疑是玉龙来叩门” 注释:胡人(指北方少数民族)骑着马停在庭院前的树上,仿佛是玉龙敲门。 “春色尚闭杨柳园,杨花柳絮何翩翻”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春天的景色却被关在了杨柳园中,无法自由地展现。而那些飘舞的杨花花絮,就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
诗云:“桃花潭水近陵阳,潭上春风满石梁。”这两句诗意地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先,“桃花潭水近陵阳”描绘了桃花潭的地理位置,它临近美丽的陵阳,这里的自然景观令人心旷神怡。紧接着,“潭上春风满石梁”则进一步描绘了桃花潭上春天的气息,春风拂面,仿佛能吹拂过古老的石梁,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流水不随仙客去,秦人何必渡三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里
【注释】 峻伯:即严武,唐代诗人。杜甫《奉赠严武》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青帝:春神。这里指春神坐在青阳宫。 玄冥:冬季之神。 白虹:指彩虹。传说中虹有五彩,其中白色为素,所以叫白虹。 【赏析】 此诗是杜甫在成都时写给严武的。首联点出“人日”之景和严武的来访,“已知”二字表明杜甫对严武的到来并不意外。第二联写严武到来后的情景。“玄冥使者又飞杨”,暗用张衡《东京赋》“天公始治
【注释】榆愁:即“榆关”,位于今河北省山海关。 【赏析】此诗写人日大雪。首句用“冻云”象征严冬,以“破青春流”比喻天门牛女争春之状。二、三句以剪碎银河比喻积雪。四句写天门山积雪如银,一宵之间白尽。全诗意境苍莽,气势磅礴
《过采石怀李白十首》,宗臣,明末清初诗人。其作品多以怀古和游历见长,此诗便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首。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诗意与翻译: - 诗意:诗人坐在采石矶头,白云缭绕;夜深时分,他在江亭吹笛,明月似乎在窥视着自己,仿佛是李白的影子。 - 译文:采石矶头坐着白云,归来瑶草乱纷纷。夜深吹笛江亭上,明月窥人恐是君。 2. 诗句注释: - “采石矶头坐白云”
【注释】助甫:指苏轼的好友张耒。子藩: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东愁:即《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东君”,这里泛指春天。 【译文】盆中一株苍虬般的梅树,枝干有三尺来粗大;它仿佛是天风吹落的玉玲珑。在酒樽前明月争相拾取,唯恐仙人越过东海东去。 赏析: 这是为张耒所作《盆池分韵得东愁二字》而作,也是一首咏物词。此词写盆中一梅,以梅自喻,托物言志
【注释】榆愁:即“榆关”,古代边塞关口。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诗,写诗人在人日大雪时,与友人相会的情景。首句“人日大雪峻伯助甫来过”写诗人与友人在大雪中相遇,并有一段欢聚的时光;次句“相逢斗酒醉屠苏”点明两人相聚的原因,是因饮酒而醉;第三句“却疑金胜天门堕”则以夸张的手法,写自己对大雪的印象,好像天门从半空坠落,使人感到惊奇;末句“把向阶前成白榆”写两人欢聚后,又依依惜别,把酒临风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