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
【注释】 雪霁:雪后初晴。谢茂秦:人名,这里指作者友人之一。李于麟:人名,这里指作者友人之一。徐子:人名,这里指作者友人之一。梁公实:人名,这里指作者友人之一。王元美:人名。偕集:同时聚会。口占得风字:即席赋诗以“风”字。口占:当场吟诵。 【赏析】 此诗是诗人和友人在新年的宴会上即席赋诗之作。从全诗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寓情于景的七律。首联点出“人日”,颔联写宴席上的景物
赋得边马有归心 万骑下青海,三军赋紫荆。 浮云朝出塞,细柳夜归营。 汉剑繁星坠,胡笳落月惊。 千金投笔吏,百战弃繻生。 骏骨凄烽火,雄心老甲兵。 长堤遍芳草,何处识咸京。 注释: - 万骑下青海,三军赋紫荆:形容军队数量众多,气势磅礴。 - 浮云朝出塞,细柳夜归营:描绘了士兵们出征的场景,早晨的浮云和夜晚的营火。 - 汉剑繁星坠,胡笳落月惊:描述了战场的紧张氛围,汉剑如繁星坠落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沧。诗的主题是描绘战争带来的荒凉景象和人民的苦难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的渴望。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雁塞烧焚后,孤城水旱余。 “雁塞”指的是边塞,这里指代战争的烽火之地。“烧焚后”表示战争结束后的景象。“孤城”指的是战争留下的荒芜之城。“水旱余”则暗示着战争之后,人民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水源和农田都遭到了破坏。 荒凉自戎马,战伐且阎闾。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送沈仪部子文之留都(节选) 送君春雨后,把袂暮云前。绿鬓同禁日,青袍共住年。 注释:送别你,在春天的细雨之后,手挽着手在黄昏的云雾中。你的绿发和我当年一样,都在皇宫中度过了青春;我如今也和你一样,穿着青色的官服,共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人言能拾紫
【注】 1. 北阙:指朝廷。平临汉,即“平临”之意。 2. 西山:指华山。迥接秦,即“相接”之意。 3. 风尘:指战乱。作吏:为官。 4. 梅柳:指梅花和柳树。 5. 沧江:指长江的下游一带。盗贼:指盗匪。 6. 赤县:指全中国。 7. 生涯:生活。 8. 乾坤:天地,这里代指社会。 9. 日月:指时光。余:剩余。 10. 倚剑:倚仗剑。 11. 失垂纶:失落钓鱼的乐趣。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全诗内容思想情感,然后结合注解、词藻和手法等具体分析。此诗首联是“岁华何荏苒,芳草又参差”,意思是说时光一年年地过去,春草又长得参差不齐了,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绪。颔联是“云断关河色,烽连杨柳枝”,意思是说云雾中断了山河,烽火连绵着杨柳枝。颈联是“羽书千里急,鼓角万山悲”,意思是说战报飞传千里急报,万壑哀号
【译文】 我同茂秦的于鳞在南溪泛舟, 古人悲叹曲水流觞,今天俯视滔滔长河。 路险难行车马,桥荒先有薜萝。 乱青来涧草,新绿散渠荷。 千嶂尊中落,孤槎天上过。 醉余燕市酒,狂识楚人歌。 鸿雁飞何急,琵琶恨与多。 云留仙客履,日落野渔蓑。 风雨萧然至,吾如幽思何。 【注释】 1. 《同茂秦于麟南溪泛舟》:作者和茂秦国的诗人于麟在南溪泛舟。 2. 昔贤:古人。 3. 曲水:古代一种宴饮形式
诗句释义及赏析 宗臣《夜召明卿报言病目畏灯火走笔戏简二绝·其一》解读 1. 诗句原文: 秋云落尽潇湘曲,更有何人抱寒玉。堂前银烛岂黄尘,相逢不肯开君目。昨日见君双眼青,今日见君双眼赤。江南百战天地摧,岂应欲化苌弘碧。 2. 译文解析: - 秋云落尽潇湘曲,更有何人抱寒玉。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秋云"可能隐喻着人事的无常
登高心易折,望远思难穷。 万柳风新碧,千花雨较红。 乱山吹夕燧,绝壁堕晴虹。 蜀道西南入,荆门滟滪通。 【注释】: 登高:登上高处。 心易折:内心容易动摇。 万柳风新碧:形容春天柳树的景色。 千花雨较红:形容花朵的繁盛。 乱山吹夕燧:傍晚时分,风吹着山上的火种,如同火炬一般。 绝壁堕晴虹:形容山势险峻,彩虹从峭壁间落下。 蜀道西南入,荆门滟滪通:蜀道指四川的山路,通往西南方向
【注释】 助甫:李贺的字。 子藩:李贺号(或称韩)子。 东愁:指梅花,暗含“愁梅”。“愁”字是借用,实际是写梅花的风韵。 赤城:山名,在浙江天台县西北。《列子·周穆王》载:“王子腾游于重玄宫,遇一道士,牵三光之柄而夏屋张灯焉。”又《列子·汤问》说:“有神人面如五色,目如日月,其名曰若有人。”这里借以形容梅花的高洁。 掷尔:即“掷汝”,语出《楚辞·招隐士》:“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