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燕山北,梅残汉苑东。
客星开夕燕,人日听春鸿。
绿鬓愁堪短,青云计未工。
年华双鸟去,岁事一尊同。
湖海烽烟里,乾坤聚散中。
金花遥对月,玉树迥含风。
笔共江淹俊,途俱阮藉穷。
中原携数子,去矣上崆峒。

【注释】

雪霁:雪后初晴。谢茂秦:人名,这里指作者友人之一。李于麟:人名,这里指作者友人之一。徐子:人名,这里指作者友人之一。梁公实:人名,这里指作者友人之一。王元美:人名。偕集:同时聚会。口占得风字:即席赋诗以“风”字。口占:当场吟诵。

【赏析】

此诗是诗人和友人在新年的宴会上即席赋诗之作。从全诗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寓情于景的七律。首联点出“人日”,颔联写宴席上的景物,颈联抒发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尾联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雪霁燕山北,梅残汉苑东。”起笔两句写冬去春来,雪消梅落,燕归汉地,景色宜人。燕山、汉苑,都是京城附近的名胜之地,也是文人雅士游赏之处。“客星开夕燕,人日听春鸿”。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燕子归来,而天上的客星也隐没在云彩之中;春天里,人们听到黄莺鸣叫声,看到大雁飞来飞去。“晚霞”与“朝霞”、“夕燕”相映衬,“人日”与“春鸿”相应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颔联之后,诗人转而描写宴会上的一些情景:“绿鬓愁堪短,青云计未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满头青丝已经花白,可是功名尚未成功。诗人在这里用典。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有“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登庐山香炉峰》)之句,唐李白也有“愿借长缨系日月,西北望帝乡”(《将进酒》)之句。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自己年华老去,实际上却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年华双鸟去,岁事一尊同。”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岁月像鸟儿一样地飞逝,而饮酒则成了共同的乐趣。诗人借用了两个典故。南朝宋谢庄《月赋》中有“浮云蔽月,游光惊禽,……双鹤退飞,猿狖群啸,……”的句子。晋陆机《招隐诗》中有“流芳寄南岳,腾驾随北辰”,以及“岁暮远为客,山川一何赊”(《长安有狭邪行》)等句子,都含有辞官隐居的意思。诗人用这两个典故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只好在湖海之间过着漂泊的生活。

“湖海烽烟里,乾坤聚散中。金花遥对月,玉树迥含风。”这两句是写景抒情的句子。这四句意思是说:我在湖海之间,经历了许多事情,但最终仍然要离开。诗人在这里又用了两个典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谢鲲任尚书令时,有人送给他一枚玉环,他说:“吾已琢矣!”意思是我已经把它琢磨好啦!后来桓温北伐前夜梦见谢鲲说:“卿才具非不优,但先达多,卿不久当复见耳!”结果桓温果然失败。诗人用这个故事表达了自己的身世遭遇。

“笔共江淹俊,途俱阮藉穷。”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却未能建功立业;虽然生活困顿,但却无路可走。诗人在这里又一次用典。南朝宋文学家江淹曾写过《恨赋》,其中有这样一句:“灭若纵火于既烬”;三国魏阮籍曾做过步兵校尉,所以有“穷途之哭”。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自己的处境,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批判。

【译文】

雪停后燕山北边一片晴朗,梅花凋残汉苑东边一片萧瑟。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燕子归来,而天上的客星也隐没在云彩之中;春天里,人们听到黄莺鸣叫声,看到大雁飞来飞去。

满头青丝已经花白,可是功名尚未成功;岁月像鸟儿一样地飞逝,而饮酒则成了共同的乐趣。

湖海之间经历过许多事情,但最终仍然要离去;金花遥对明月,玉树迥含秋风;笔法与江淹相媲美,仕途与阮籍一样艰难。

中原一带携数子而去,我只得上了崆峒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